比拼进度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 >> 比拼进度 >> 正文

楚雄州“四个一”改革打造高效能治理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3-11-24 09:27:13 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李 俊 杨豪敏 金有赟 卜光蕊 点击:[]

楚雄州以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为抓手,扩大乡(镇)职权、优化机构职能、整合乡(镇)资源、统筹编内编外人员,构建起党委领导、党政统筹、权责清晰、简约高效的乡(镇)管理体制,形成“一张清单明权责、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体协同强治理”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乡(镇)从“行政末梢”向“治理枢纽”转变,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张清单明权责,激活“干”的效能。以“一乡(镇)一清单”模式推进乡(镇)明责赋权扩能改革,推动基层政策落实有序、职权执行到位。依法放权、按需赋权添动能,对国家和省级法律法规规定的86项、楚雄州地方性法规规章明确的26项行政职权事项进行梳理,形成《楚雄州乡镇行政职权基本目录》,确保《目录》之外无职权。全州统一明确赋予乡(镇)县级行政职权事项105项、可选择事项37项,103个乡(镇)平均承接赋权事项135项,承接率95.07%,其中40个乡(镇)承接赋权事项达100%,真正做到切合基层需求,贴近发展需要;明确职责、厘清边界提效能,精准编制乡(镇)权责清单,最多的乡(镇)行政职权事项254项、最少233项,促进乡(镇)履职法定化、精细化、规范化。建立健全乡(镇)职责准入制度,明确各县(市)不得以签订“责任状”、分解下达指标、考核验收等形式,将工作责任转嫁给乡(镇),切实为乡(镇)“松绑”“减负”;要素联配、机制联保促长远,将开展明责赋权扩能工作列入基层党建工作和全州“大比拼”考核重要内容,以“一月一评一打分”方式进行评价。按照“乡(镇)点菜、县级赋权、可退可换、及时调整”的思路,开展权力事项调整评估,形成“监督+评估+动态调整”模式,确保赋权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一颗印章管审批,升级“统”的机制。实行机构场所集中、审批服务事项集中、服务人员力量集中,打造集中高效服务环境。只进“一扇门”,基层办事更温馨,在全州103个乡(镇)、1106个村(社区)全部设置便民服务中心(站),统一机构场所名称,统一设置综合服务、帮办代办、办不成事反映等8个窗口受理业务,以有办事服务台、“好差评”评价器等“8有”标准保障业务办理。以配备母婴室、应急药品等“7有”设施完善服务功能,以业务精湛、作风过硬标准选配窗口服务人员,以有姓名、照片、岗位、职责等“6有”方式公示服务人员信息,展示政府服务形象;最多“跑一次”,基层办事更有感,立足企业和群众需求,动态调整公布乡(镇)、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精准编制“一看就懂”的办事指南。以“前台+后室”快捷办公模式,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推进办事提质增效,实现基层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如农村宅基地审批时限,由改革前的2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就可办结;一网通“掌上办”,基层办事更易捷,依托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率先在全省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州、县、乡、村四级全覆盖。今年1至10月,乡、村两级累计受理办件108.33万件,积极推广“掌上办”,一部手机办上线20个主题1379个事项,推行义务教育阶段一年级新生入学“掌上办”,全州558所学校1.8万名学生家长通过“办事通”App办理入学手续。

一支队伍管执法,构建“专”的体系。通过组建执法队伍、归并执法人员、下沉执法力量等措施,推进乡(镇)综合执法。实体运作,推进执法机构规范化,调整设置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和综合行政执法队相衔接的“一办一队”体制,采取州、县下沉编制,乡(镇)统筹调剂方式,每个乡(镇)组建不少于5人的综合行政执法队,并统一执法装备、执法车辆、执法标识,明确办公地点,推动乡(镇)执法力量从“单兵作战”到“多元发力”转变。截至目前,全州103个乡(镇)共配备专业执法队员655人;专业执法,推进执法程序标准化,赋予乡(镇)农业、林草等10个领域163项行政执法事项,梳理编制重点领域执法工作手册,严格落实行政执法持证上岗和资格、证件管理制度,自改革以来,县级司法部门组织专场考试20余场(次)。目前,全州乡(镇)干部职工2735人获得执法证,占干部职工总数的41%,切实提高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规范管理,推进综合执法效能化,明确派驻乡(镇)的各类执法队伍统一由驻地乡(镇)党委、政府指挥调度,构建乡、村、组三级联动“网格员吹哨+执法队员报到”的综合行政执法网格,重点监管好乱占耕地、私搭乱建等违法行为。自改革以来,开展日常执法检查500余次,受理行政执法案件300余件,切实做到事有人管、责有人担。

一体协同强治理,配优“治”的资源。按照不增加人员编制、不增加经费投入、不增加基层负担原则,整合资源建立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由乡(镇)党委、政府统一指挥调度,推动基层治理齐抓共管。队伍整合,实现力量协同,构建“综合执法+应急救援+基层治理”一体协同工作机制,整合乡(镇)安监、林草、消防等单位人员,组建规模不少于15人的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队长和副队长由在职在编人员担任,队员由聘用人员组成。构建“综合执法+应急救援+基层治理”一体协同工作机制,实现场地集中、管理规范、装备统管,推进队伍“一队多用、一专多能、一岗双职”建设,打造具有抢险队、救援队、巡防队、执法队、服务队、宣传队的“六队一体”综合治理力量,达到阵地合建、人员合用、物资共享的“1+1+1>3”末端治理效能。目前,自全州县、乡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组建成立以来,共处置群众急难愁盼突发事件2000余件;资源整合,实现保障协同,按照“分线保障、集中统筹”原则,改变“撒胡椒面”保障方式,整合政法、应急、消防等10条线乡(镇)末端经费,由县财政下达或拨付乡(镇),解决招不到年轻人、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整合分散在应急、消防、林草等部门装备11292台(套、辆),建立专门器材装备库,落实专人管理,确保应急物资储得好、调得动、用得上;信息整合,实现指挥调度协同,整合政法系统的“雪亮工程”、林草系统的“天保工程”、119指挥调度平台和远程视频会议系统,接入综合指挥中心,既实现集中管理、一键调度,又构建上下联通、共享互通的乡(镇)综合治理指挥调度体系。永仁县猛虎乡整合资源建设行政审批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开创了全省乡(镇)级行政审批综合执法数字化管理先例。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