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楚雄 >> 彝族文化 >> 民俗 >> 正文

民间艺术

发布日期:2015-05-06 16:09: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楚雄州内的彝族民间艺术,可分为戏剧、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剪纸、编织、刺绣等类。

(一)戏剧

1.彝剧。楚雄州内最早的彝剧是彝族花灯剧,最有代表性的剧目是流传于楚雄市子午、东华、云龙等彝汉杂居地区的《大王操兵》。该剧以彝族古老的祭祀活动为题材,以祈福禳灾为主题,音乐、唱腔采用彝族“阿苏找”山歌,舞蹈、身段用彝族“跳歌”的动作表演。剧中人物有大王、蛮头、毕摩、汉官及彝族青年、蛮兵若干人,除汉官外,均着彝族服装。讲白时汉官为城区汉语,其余为山区彝腔。表演时伴有狮舞,并把民俗、宗教、歌舞艺术融进其中,具有浓厚的彝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据考,该剧形成于明代,曾在楚雄县内广泛流传,并成为楚雄花灯的保留剧目之一,到民国时期尚有不少村寨在演出。1983年《大王操兵》剧本的残稿由子午以口村李如高、杨正开等老艺人提供,经余立梁整理,在《楚雄州彝剧资料》上发表。

在双柏县境,有彝文剧本《阿佐分家》在民间流传。剧本以诗体的形式记述阿佐兄弟长大后,弟弟阿佐受兄嫂虐待,以分家为由被逐出家门,最后勤劳的弟弟过上比哥哥更幸福的生活。哥哥受到良心谴责寻找弟弟,相互和好。兄弟二人死后还到阴间,看到善恶报应的情景。具有惩恶扬善作用,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现实生活。在清代乾隆年间,《阿佐分家》被毕摩在演唱中增加了表演内容,成为彝剧的第一个戏剧文学脚本。

1947年,大姚县直苴乡利皮埂村(今属永仁县中和镇)小学教师罗守仁,创作了讽刺时政的彝剧《委员下乡》,运用彝族民歌小调和民间舞蹈的形式,由利皮埂村彝族青年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彝剧得到迅速发展。1957年,大姚县麻秆房文艺演出队首场演出由集体创作、杨森执笔的彝剧《半夜羊叫》,1958年经郭思九记录、李宗柏整理成二场彝剧,1961年又经赵新龙改编为四场彝剧,参加1962年1月举行的云南省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大会;1960年,楚雄县大麦地公社(今八角镇)创作的小彝剧《送喜报》,参加全县农村业余文艺会演;1961年,由杨森根据彝族民间故事改编的《曼嫫与玛婼》经楚雄州业余彝剧团排练,参加1962年云南省民族戏剧观摩演出;1961年永仁县直苴业余彝剧队创作并演出了独幕彝剧《姑娘的病》(又名《一颗杏子》),后经谢应能改编,剧本刊于《群众文艺演唱材料》1963年第一期。又在流传于姚安马游一带山区彝族中的儿童诗剧《嘎勒丕》,于1958年经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楚雄调查队郭思九收集整理,收入《云南戏曲资料》第四期。

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彝剧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各县市所创作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鲜艳的花苞》,1980年由大姚县昙华业余彝剧团演出;《核桃树下》(独幕彝剧),1980年由永仁县业余彝剧队演出;《阿燕娜》(独幕彝剧),1980年创作,1981年由永仁县业余文艺代表队演出;《山林青青》(独幕彝剧),1981年由大姚县昙华公社业余彝剧团演出;《歌场两亲家》,1982年由武定县文工队演出;《查德恩塔》(意为两个朋友),1982年由大姚县文工队演出;《喜中喜》(独幕彝剧),1983年由双柏县文工队演出;《娜嫫乐》,1983年由双柏县业余文艺代表队演出;《俄腊颇回乡》(独幕彝剧),1983年由永仁县业余文艺演出队演出;《羊亲家》(独幕彝剧),1983年由大姚县方工队创作演出;《山清水秀》(独幕彝剧),1983年由牟定县文工队演出;《银锁》,1984年由武定县文工队演出;《刹则传》,1984年由武定县文工队演出;《百鸟羽》,1984年由楚雄市母掌乡(今紫溪镇境)农民业余文艺队演出;《篾独尼闹店》(独幕彝剧),1984年由永仁县文工队演出;《要出嫁的姑娘》,1984年由牟定县文件工队演出;《不是彩礼》(独幕剧),1984年由禄丰县文工队演出;《迎春店》(独幕彝剧),1984年由姚安县业余彝剧代表队演出;《带血的马樱花》,1984年由楚雄州彝剧团创作演出;《跳歌场上》,1984年由楚雄州彝剧团演出;《阿龙与莉诺》,1987年由楚雄市文工团演出;《掌火人》,1992年由楚雄州彝剧团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昆明)祝贺演出。

2.彝族歌舞剧。彝族歌舞剧,在20世纪50年代前不见记载。1964年慰问驻楚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有赵兴龙写词、李兴汉谱曲、袁荣辉编导的彝族歌舞《拥军路上》问世。该剧以彝族的舞姿、音乐,表现两位彝族老人扬鞭赶车,满载礼品,慰问修建幸福路的人民子弟兵,歌唱铁道兵部队中先进人物事迹的动人情景。1972年楚雄州文工团安且康作词、杨建生编曲、袁荣辉编舞的《农业机械化扎实好》,由几个彝族社员手弹月琴,声音高亢,踏着左脚舞步伐,赞颂农业机械化的优越性及其美好前景。该剧动作明快,语言风趣,民族特色浓郁,1973年在州文艺创作调演会上演出之后,各县纷纷学演。

改革开放以来,有彝族歌舞《送蔗秧》,李祯祥词、陶正西曲、集体编舞,利用彝族葫芦笙舞、左脚舞的舞姿、舞曲,反映汉族社员翻山越岭送甘蔗到彝家山寨,彝汉两族互相支援,团结生产的动人景象。舞蹈层次分明,情景交融。1980年由姚安县花灯团在州民族民间文艺调演会上演出,并获奖。

有彝族舞蹈《迎亲人》,由陈家兴作词,袁宗富作曲、编舞,融合彝族鼓舞和四弦舞,以刚劲、轻盈的舞姿,表达彝族人民对从自卫反击战凯旋的亲人解放军的一片深情厚谊。1984年由双柏县文工队在州民族民间文艺调演会上演出,优秀节目奖。

有以彝族“咪依噜”姑娘英勇抗暴、舍身解救众姐妹故事为题材的舞剧《咪依噜》,1983年由楚雄州歌舞团创作首演;1984年1月云南省首届民族舞蹈会演,获舞剧综合二等奖;1985年6月调北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内外宾客的赞誉,10多家权威媒体作了宣传报道。该剧于1988年收入《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丛书•云南卷》,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有《彝家山娃斗鸡乐》,由楚雄州机关幼儿园排练,1994年参加云南省少儿文艺会演,获一等奖;当年应邀参加云南省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的大型文艺表演,获特别奖;由省文化厅选送参加国家文化部第四届“群星奖”评选,获银奖。

有大型彝族风情歌舞剧《太阳女》,2005年3月由州民族艺术剧院调集州内7个县(市)院团演员120余人组织创作,5月在州广播电视中心连续上演,并获得成功。该剧集彝族风情与舞蹈、歌曲、服饰于一体,展现彝族文化的魅力。至12月,共在楚雄城区连续上演59场,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到场观看演出。当年11月22日,在昆明举行的中国第二届舞蹈节暨中国舞蹈荷花奖昆明会上,荣获作品银奖、编导奖、表演银奖和最佳服装设计奖。其后在广州、湖北、上海等地参加全国性会演,均获大奖。

另在彝族地地区,还流传着一些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歌舞剧,小有名气的,如《布谷鸟的故事》《金凤凰飞回彝家寨》《朴莫姑娘》等。

(二)音乐

楚雄州境彝族民间音乐有祭祖歌、叙事歌、仪式歌、劳动歌、家调、山歌、小调、情歌等类,各类又有许多曲调,兹谨择要介绍。

1.梅葛调。主要流传于姚安、大姚、永仁等县彝族地区,多由毕摩或民间歌手演唱。常用以一人说唱或二人对唱形式,伴以葫芦笙、口弦、竹笛等。唱腔颇多,约有数十种,总的分为“辅梅葛”和“赤梅葛”两大类:辅梅葛俗称“喜调”,节奏比较活泼自由,曲调婉转抒情,多用于婚娶、节日、吉庆和庄稼播种、收获之时;赤梅葛俗称“哀调”或“古腔调”,音乐性较强,节奏缓慢沉重,旋律沉郁忧伤,多用于丧葬和祭祀。还有“过山调”和“娃娃梅葛”,“过山调”专用于唱情歌;“娃娃梅葛”专用于儿童唱儿歌,曲调轻松活泼。“梅葛调”的现代曲目有《彝家山寨喜事多》《回娘家》等。

2.左脚调。原流行于牟定县境,清道光《定远县志》便有牟定彝族“撒毛朵人”在嫁娶之日“跺左脚,以手脚之俯仰合曲调之抑扬,男女欢唱”和每年三月二十八日“至晚,男女百余人,嘘葫芦笙,弹月琴,吹口弦,唱夷曲,至县署二堂跪拜官长,就阶下环围,跺左脚至更余方散”的记载。左脚调因左脚舞而得名,1985年后,逐渐流传到全州各县(市)。多为大调式,一般由4~6个乐句组成,曲调相对固定,多为2/4拍子。歌词有传统词和即兴创作两种,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对唱、领唱加合腔等。曲调、歌词、舞步三者合一,并以月琴、二胡或笛子伴奏。曲目有《阿老表,你要来尼咯》《阿哥阿妹跳脚来》《正月十五赶猫街》《喜欢不喜欢也要喝》《我的阿老表》等。

3.阿苏者调。“阿苏者”流传楚雄市及南华、双柏等县的自称“罗罗濮”的彝族中。有独唱、合唱、对唱和领唱加合腔等。每调分若干节,每节分上、下两句,每节唱完带“阿苏者,哟罗!”曲调分为青棚调、山歌小调两大类。青棚调主要在娶亲、入宅等喜庆场合中唱,也可在生产劳动中唱。如在办婚宴的青棚中,主家设有酒席,唱者席地面坐,双方对答自如,一唱便是通宵;听者少则数十、多则上百,喜气洋溢,热闹非常。山歌小调又称散调,有“阿苏者”“阿乖佬”“小仁义”“冷气腔”“江迤调”“阿确是”“爱笑佬”等多种唱腔;有谈情、爱慕、挖苦、挂念等诸多内容,属情歌类型,只可在跳歌场上唱。唱时男女围成一圈,三弦伴奏,合节踏歌,从者十几人到数十人。

4.阿乖佬。该调流传于双柏、楚雄、南华三县市彝族聚居的山区,属男女情歌,汉语演唱,因唱词最后一句以“阿乖佬”“小乖佬”作结语而得名。曲调短小,一般两个乐句,最短的只有6小节,最多也不超过12节。演唱随意性大,多男女对唱,也可独唱、众男女对唱或合唱。唱词讲究韵脚,有小三弦伴奏。

5.毕摩调。又称朵觋调,是彝族神职人员念诵经文或祭祀鬼神时念或唱的特有腔调或曲调。多属叙事,除祭祀鬼神外,还唱风水地理、民间传说。唱词为彝语,唱起来像朗诵,曲调平直,变化不大,只是随着词的多少和声调的高低有所变化。有锣、铃法器等伴奏。

6.古遮调。意为跳脚歌。流传于牟定、姚安、广通等地彝族中。有时无实词,仅仿效吹奏葫芦笙时的乐声哼唱,如“哩噜嘞嘞嗯噜嘞嘞”“噜—嘞哩嘞—嘞哩嘞”等;有实词的词格灵活多样,有3、5、7、8、9、11等句式,常用“啦哩啦”“罗哩罗”等虚词衬腔,用假嗓高腔演唱。曲调多是宫、羽、徵等五、六声调式。可独唱、齐唱、对唱、领唱加合腔等,无性别、年龄及时间、地点限制。有月琴、三弦、二胡、竹笛等伴奏。

7.啊噻调。彝族叙事歌的曲调。主要流传于双柏县的大麦地、安龙堡等乡镇以“车苏”自称的彝族中。有大部头的唱本,多属有关日月星辰、河流山川、花鸟鱼虫、四时家事等事物起源的传说、故事及神话。彝族创世史诗《查姆》演唱时,便是以啊色调为主。其曲调婉转抒情,音域宽广,跳动较大,一般音域在14度以上。用彝语演唱,唱词多为五字句,也有七字句,讲究韵脚,衬词哼腔较多。由于很多句的开头、结尾都用“啊噻”“哟噻”“哎哟噻”等作衬词,故名“啊噻调”。演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一人领唱调头、调子,众人和腔(帮腔);另一种是多人合唱调头,进入调子后由一人领唱,众人和腔。凡属叙事性的,都是一人领唱,众人和腔;情歌则出除了和腔外,都是男女对唱。因啊噻调属于山歌体裁,不在家里唱。

8.嘎拉颇调。彝族叙事歌的曲调,主要流传于大姚县昙华山区,在婚丧嫁娶时演唱,有时也边舞边唱,多数是2/4拍。在曲调进行上类似梅葛调,又似说唱,近乎口语化。节奏多为 ‖× ×. × ︳×.× ×‖,强拍短,弱拍长,属一种变节奏的进行,切分音、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较多,曲调变化不大,多为羽调式、宫调式。

9.玛嫫若调。彝族民歌歌种,主要流传于大姚昙华山区,内容广泛,可唱情歌、四时风光,多为即兴创作。曲调不多,短小流畅,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男女老少都能演唱,是一种比较普及的山歌。多为羽调式、宫调式。

10.灶逐。也记为“早除”,意为赞调,即酒歌。主要流传于武定、元谋、禄丰等县自称“纳苏”“乃苏”“纳罗”等东部言语的彝族中。用彝语演唱,多帮腔。正调由一人领唱,其他人齐唱帮腔(帮腔部分也可独唱),曲调有传统的套式,有古彝文唱本。内容多是祝贺年岁收成、赞扬婚姻美满,缅怀祖先功德,迎宾、劝酒、留客等。5字韵句,多在年节、婚娶或酒宴上由成年人边喝酒边歌唱。曲调一般是2~3个乐句,一个唱上句,众人合唱下句。无伴奏。部分曲调还有固定的煞尾格式。

11.家调。流传于武定、元谋两县彝区。多在年节、婚娶、吉庆时唱。唱述内容有宇宙成因、人类起源、农事、礼仪、婚俗等。有一人领唱、众人帮腔,也有双方盘唱。曲调平直,说唱结合,多是上下乐句,终止音都主和弦三音,并下滑至降三音,多为宫、徵式。无伴奏。

12.潮逐。意为山歌调。流传于武定、元谋等县自称“纳苏”“纳罗”等东部方言的彝族中。内容多为表达男女爱情,抒发内心思念,赞美对方举止等。歌词有传统词,也有即兴词。曲调多为商、徵式,变化较大。演 唱起来高亢奔放,节奏自由,每句开头都由低7度左右往上滑至主音。一般都是青年男女在山野对唱或独唱,忌在自家或他人屋内唱。无伴奏。

13.哭嫁调。彝族叫“器逐”,主要流行于武定、元谋等县自称“纳苏”“纳罗”等东部方言的彝族中,为姑娘出嫁仪式上的曲调。五言韵句,其歌词固定,主要表现女儿出嫁之际与父母、长辈、女伴间,与家乡山水、草木、牛羊乃至房屋、工具间的哀怨和离别之情。曲调一般为2个乐句,旋律并一复杂,多为宫、徵、羽调式,唱时在第一乐句长音的下滑音上猛然收住,呈哽咽状;第二乐名长音之后连接着抽泣状的悲伤长音。曲调悲凉,无论唱者听者,往往泪流满面。无伴奏。

(三)舞蹈

楚雄州境彝族歌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左脚舞、三弦舞、四弦舞、芦笙舞、花鼓舞、十二兽舞及傩舞(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羊皮鼓舞等等。这些歌舞历史悠久,世代相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左脚舞。又称月琴舞。这是一种在月琴、二胡伴奏下自弹、自唱、自跳的群众性集体舞蹈。左脚舞源于牟定,在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便已流行。舞蹈多在场院或山间坪子上举行,舞步踏着琴声、歌声,一人唱、众人和,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舞蹈以腿脚动作为主,以踏、踢、跺、弹加颤动为基本步,各种不同的套路均由这几个主要舞步变化而来。其中贯穿始终的双膝闪颤动作,既可使舞步富于弹性,跳起来有如踩在弹簧之上,又可使众多的舞蹈者据以统一步伐和动作。在一些组合中,甚至在脚后跟不落地的,连续不断地跳时,双膝仍需保持其闪颤的动作,以不失左脚舞特有的韵味和风采。跳左脚舞时所唱的调子称左脚调,有小二胡或月琴伴奏。演奏的人既是领舞者又是指挥者,只要他的乐器一换调子,舞蹈也就随之改变。

2.三弦舞。又称“翻歌”,是彝族古老的民间舞蹈。流行于楚雄市和南华县的大部分彝区。因以大三弦伴奏引领而得名。分“纯舞”和“歌舞”两种。歌舞以对唱为主,歌词多为即兴创作的七字句,内容广泛。“纯舞”则以跳舞为主。祭祀场合,老幼均可入舞,平时则多为男女青年聚跳,互对情歌。跳时时围成一转圈,随着大三弦的弹拨边跳边舞,踏节合歌,小三弦、竹笛伴奏和之。舞蹈动作主要有抬腿、踏步、勾膝、趱步、转身、踮步跳等动作,组成“倒躜”“马四踢”“三面舞”“穿花笙”等套路。男子舞步稳健、雄浑有力;妇女动作一般较小,随着节拍,或手拉手、或手搭肩,加以配合。形式有直歌、翻歌、趱歌等数十种,每逢节日、吉庆、婚丧、祭祀,聚众而舞,通宵达旦。

3.芦笙舞。以葫芦笙伴奏而得名。流行于楚雄市山区和双柏、姚安等县的彝族中。动作粗犷豪放、原始古朴,通常在节日庆典、娶亲嫁女、立木入宅时举行。有开场调、岔起调、消夜调、吃酒调、天亮调、关龙调等30多种调式,动作有跺步、勾膝、折腿、转身、倾身等。其主要动作在下肢,跺踏稳沉,步伐坚毅,洒脱有力,上身的俯仰幅度也较大。起舞时,男女十几人或几十人成一排或半圆形,在葫芦笙的伴奏下,翩翩起舞,颇具喜庆而热烈的气氛。

4.打跳。彝语称“古遮”,系属彝族民间广为流行的自娱性舞蹈。各地风格不尽相同,因而汉译有跳歌、跳脚、跺左脚、跳左脚、左脚舞、三跺脚、芦笙舞等多种称谓。其形式是男女相间,手拉手,围成圆圈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舞蹈动作在脚,舞时男女人数不限。各种套路以欢快舞步居多,比较流行的套路有追跳、抢盘壶、背大板、送脚、一跺脚、三步一松脚、旋转等16套。一般都有唱词,其内容因地而异,旋律流畅、轻快,一个调有4~6句。动作随曲调而变换,节拍完整。多用月琴、京胡或竹笛、芦笙、唢呐等伴奏。

5.八脚穿花。主要流行于武定彝区。舞蹈分八脚,每脚有一个单独存在的曲子。八脚的曲调、动作各不相同。每一脚又是单独的一套动作。一脚较慢,二脚较快,三脚中速,四脚稍快……八脚连贯起来,有快有慢,有急有缓。曲调有商调式、宫调式、徵调式、羽调式,因动作如仙女穿花,而且没脚中的舞蹈动作都有穿花,只是每脚穿法不同,故名“八脚穿花”。

6.丝弦舞。主要流行于双柏县彝族民间。农闲假日,青年男女聚集在空地上,男子怀抱四弦琴边弹边舞,女子拍掌而舞。舞姿柔和、优美、细腻,脚起脚落有一股悠劲。动作有抬腿脚、踮脚、对脚、踢脚、串脚、压脚、翻半身等十几套,双手在胸前拍掌,跟着乐曲,每一拍子拍掌一下。参加人数不限,但一般都是双数。围圈跳舞者随着脚上动作的变化,身体的方向也不断转动。

7.跳丝。流传于楚雄市和南华县彝族聚居的山区,因舞时以“丝”(葫芦笙的一种)伴奏而得名。当地各村均有“丝班”,婚娶或吉庆日请来作舞。舞蹈原有72套式,现仅有12套组合,分为反映生活和模拟动物两类。反映生活的如羊歌、翻歌、鹞鹰舞、歌卡直歌、荞粑摞麦等;模拟动物的如猴子舂碓、斑鸠吃水等。其步仗旋律缓慢轻盈,上体保持相对平衡,随步伐左右移动,动作分段各异。一般只在婚娶、入宅等喜庆之日进行。跳时男女成一排或半圆形,少则十几人,多则数十人,们着优美的笙声,翩翩起舞,气氛喜庆、热烈。

8.披毡舞。彝语叫“几什瓦那目”,流传于元谋、永仁两县的小凉山彝族中,多在节日或婚丧日进行。该舞不拘男女,以手的动作为主。舞时把披毡披于肩上,双手握住披毡两侧边缘,上、下、左、右舞动;或两手交替从上往下盖;或一手叉腰、另一手向里外摆动;还有将披毡向前、向后反复甩动,向前甩至胸前、向后甩到双肩。步伐有一步一靠、慢步走等,脚步稳健、扎实,作碎步时则轻松自如,舞姿翩翩。有时也边朗诵边舞蹈。

9.花鼓舞。彝称“热波比”,流行于双柏县彝区。一般由各村的花鼓班子在逢年过节或遇到丧事时进行表演。舞蹈者全是男子,其中领舞者(花鼓师傅)1位,手持木制龙头,龙头上插野鸡羽毛,系有红绸扎成的绣球,作指挥用。其余至少有4位各自身背牛皮鼓,红色鼓身、用绸带斜挎于右肩上,鼓悬置于左腰旁,左手拿白毛巾一块,右手持鼓槌击鼓。打鼓和有一定的程序,每套动作都有步头和收步,动作先后顺序及队形变化都有严格规定,由领舞者用手中龙头指挥。舞蹈在重拍时向上弹跳,一拍出鼓一下;两脚灵活,双膝左右崴动,有小腿在空中划圆两圈和空中崴膝等高难度动作。表演作分段进行,每段舞蹈之前,要先唱花鼓词,其曲调分“玩场歌”和“送丧歌”两种。间歇时唱玩场歌,出场和慢跳时唱送丧歌。整个舞蹈开朗豪放,庄严肃穆,有大钹、小钹,大钗、小钗,大锣、小锣伴奏。

10.十二兽舞。十二兽即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12属相。彝族以虎为岁首,以雌性为尊,是故十二兽舞又叫“跳母虎舞”,彝语叫“罗嫫捏姿”,为接母虎神之意。这是一部古老的原始舞蹈,在每年正月(虎月)的第一个属虎日进行,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平安。原流行于楚雄、南华两县彝族聚居的山区,现今仅流传在以楚雄市树苴乡为中心的方圆200平方千米范围内。舞时,舞者的面部及手脚的裸露部分都分别画有各自所扮兽类的斑点、花纹,穿着用条藤、树皮、山草编制而成的“兽衣”,肩披棕叶,模仿十二兽的习性动作,在毕摩的主持下,随着锣鼓声、号角声,边跳、边唱、边舞。歌舞除展示人类生产、生活的各种样式及农耕动作外,还有歌颂十二兽的曲调和尊崇母虎神的毕摩祭辞。舞蹈内容有接母虎神、迎母虎、祭虎神、母虎降临、群兽狂舞、农耕展示、独兽发威、众兽争霸、送虎神等9个方面,其中接母虎神、迎母虎、祭虎神、送虎神属于祭祀性舞蹈;群兽狂舞、农耕展示、众兽争霸属于群体共舞的娱乐性舞蹈,主要展示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犁田耙地、种麻割麻、纺线织布,种荞、割荞、打荞,撒秧、栽秧、薅秧、割谷子、掼谷子等农耕动作;独兽发威则是各自模仿十二兽的野生习性,有咆哮、怒吼、蹬腿、奔跑、捕食等动作。舞蹈起步时都是先迈左脚,依照锣声,一跬一步、一阴一阳,扬手踢腿、相互承接;边舞边唱,舞步由慢到快,指挥的锣声也由缓到急,把歌舞活动推到高潮。

11.羊皮鼓舞。彝称“乃低”,原属彝族香通祭祀土主、驱逐鬼神时的舞蹈,后逐步发展成群体性舞蹈。通常以说唱及打击乐羊皮鼓、小铓锣及摇铃、司刀、令牌等法器的乐声相伴,击鼓踏节。其舞步古朴而奇特,主要有崴脚、勾膝、闪身、转胯、窜花、跺等动作。说唱内容有宰牲调、开堂调、五兵哥、接官二马、收兵押马等。在元谋、永仁两县的小凉山和其他一些彝区,多为独舞,舞者以羊皮鼓为乐器,击鼓踏节,四方跳拜,口中念念有词,边击鼓边全身颤动,双肩前后快速抖动,塌腰翅臀,伴有以全蹲姿态向左右纵跳或向上高跳等技巧动作。

12.毕摩祭祀舞蹈。毕摩做法事时的舞蹈。届时毕摩左手持鹿角、鹰爪、鹰翅、锁链等法器,右手挥摇法铃,口中不停地吟诵经文,手舞足蹈,边舞边吟,显得庄重而深沉。

13.大锣笙。流传于双柏县法脿镇的者柯哨、上者窝、李方村自称“罗武”的彝族中。火把节期间,男女老少围成圆圈,领舞者手持大锣,身着彝族盛装,头戴草帽,帽上插着箐鸡尾,有的帽沿还配有花和飘带,众人配合敲响的大锣笙的锣点舞蹈,并随着锣声的变化跳出各种招式,一般要跳12锣。其中,有两个戴木面具的人装扮成哑巴(又称鬼脸子或喜鹊神)穿插于其间,扮为一公一母。舞姿多变,粗犷奔放。

14.老虎笙。流传于双柏县法脿镇麦地冲彝村。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日,由8名男青年扮成8只老虎,其形象是用披毡扎成两支大耳朵由前额伸出,彩画花脸,口露木雕虎牙,膝盖以下画有老虎斑纹。围场起舞,表演撒秧、耙地、栽种、收割、掼谷子等生产舞以及亲吻、交配、抱蛋(护仔)等生殖舞和搭桥、开路、盖房等生活舞。

15.豹子笙。流传于双柏县大麦地镇彝族聚居的峨足村。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和七月半祭祖节时,皆举行饰豹驱邪祭祀舞。由男青年(现由男童)装扮豹子,少则12人,多则不限,须偶数。舞者全身裸体,头部和面部用棕皮扎裹,胸窝及后脊划一黑线,其他部位勾画似铜钱花的花纹,中间用白色点画。在锣声中,手持木棍的“豹子”相互打斗,弹棍、绞棍、翻棍等交替进行,踏步、颠步、搓脚步、飞脚等动作变化多端。其中要表演“豹子抢食”,由一“豹子”扒下护住胸前“食物”,其他“豹子”先后上前争抢;接着到各家各户的土掌房顶和屋内追逐打斗,主人抬出果子和食物,热情招待。舞蹈目的,旨在驱邪免灾。

16.大刀舞。主要流传于禄丰县高峰乡彝族中。从数可多可少,由男子3人装扮孔明、孟获、关羽,其他人小鬼,表演“孟获练兵”。用锣、鼓伴奏。

17.耍刀舞。流传于元谋、永仁两县的小凉山彝族之中,多在丧葬时进行。4个舞者在尸架后以碎刀颤动砍杀,边舞边唱《阿鲁举热》,以赞颂死者生前的功绩。

(四)乐器

彝族民间乐器可分吹奏乐、管弦乐、弹拨乐、打击乐4类,每类又含乐器若干种,兹谨作简要记述。

1.大三弦。是彝族跳三弦舞时的主要伴奏乐器。由弦头、弦扭、弦杆、弦盆、弦码、弦线、弦滚和挎带构成,总长约110厘米。弦头稍扁平而向后卷曲,与弦杆连在一起,由杨寸木制成。弦盆是一个圆而空心的琴箱,以马樱花树木制作,厚约12厘米,圆面直径约20厘米,凿成中空圆盆,盆面蒙覆羊皮、箍紧,作共鸣腔。弦扭3个,以栗木制成,每个长约10厘米;弦码宽约4厘米、高约2厘米,其作用是、是在弦盆皮面上支撑弦线,并传递弹拨振动声至盆内,发出共鸣。弦线以母山羊的肠子搓制而成,分老弦、母弦、子弦3根,各根粗细不同。弦滚用牛角尖片制成,在演奏时作弹拨弦线的器具。挎带系丝绸或布料,用于将大三弦斜挎于演奏者的胸腹部。

2.小三弦。是彝族演唱“阿苏者”“苦情调”时的伴奏乐器。总长约50厘米,结构和制作方法与大三弦相同。

3.月琴。又称龙头琴、四弦琴,是彝族“左脚舞”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弦头雕刻成龙头状,并饰以龙须,经弦杆与共鸣箱连在一起,弦杆上部左右各有一对弦扭,弦扭下方和共鸣箱上方按一定比例排列弦码,以作弹奏时的音阶。共鸣箱呈圆形或八角形,箱表刻有龙、凤等各种图案,下方拨弦位置处有一直径寸许的圆孔,让弹奏声经小孔传入箱中产生共鸣。其选料用马樱花木或杨寸木制作。

4.小二胡。由弦杆、弦扭、弦筒、弦码、弦线和弦弓组成。弦杆用实心金竹制作;弦扭以栗木制作;弦弓用细竹和马尾制作,弦筒则是内径寸许的竹筒,弦面一端用蛇皮或蛙皮蒙箍。小二胡是彝族“左脚舞”的重要伴奏乐器之一,通常与月琴共同使用。

5.三胡。有三个弦轴、三根弦和一个琴弓(上有两束马尾),形状与二胡基本相同,只是琴杆和弦码比二胡稍长。其三根弦分别叫内弦、中弦、外弦,演奏时内弦与外弦奏出的都是和音,声音响亮浑厚,是牟定老人舞中的主要伴奏乐器。

6.四胡。有四个弦轴、四根弦和一个琴弓(上有两束马尾),形状与三胡基本相同,只是琴杆和弦码又比三胡稍长。流传于大姚、永仁两县,主要用于跳脚时伴奏。

7.葫芦弦。又称葫芦琴,彝族民间弦乐器,彝族称之为“贝勤弦”。其形制与板胡同,然其发音筒系用葫芦制成。有高音、中音2种,高音者是将葫芦尖头切除,在切口处蒙镶楸木薄板,制成前细后粗的发音筒,其音明亮细腻;中音者是将葫芦底部切除,在切口处蒙镶楸木薄板,制成前粗后细的发音筒,其厚实柔和。整个葫芦弦由发音筒、琴杆、弦轴、内外弦、琴码、千斤、马尾弓弦组成,其构造、音域和演奏方法,与二胡基本相同。

8.竹笛。彝语称之为“笛噜”,是彝族吹奏过山调和跳弦子舞时的主奏乐器。“笛噜”没有笛膜孔,笛管的长短随材料(竹子)的粗细而定:竹管稍粗、其笛身也相应稍长,发出的声音也越渐低沉苍老;竹管稍细、其笛身也随之稍短,发出的声音越高亢尖锐。音域为两个八度音区。

9.小闷笛。俗称“皮哨子”,彝语称之为“奔阶黑笛噜”,由笛管和哨子两部分组成,属三孔单管簧乐器。笛长6.5厘米,笛管粗0.7厘米。笛管正面有3个按孔,背面有1个按孔。正面3个按孔间距相等,背面1孔位于正面2~3孔之间。笛管选用山间凤尾竹制作;哨子则用橄榄树或蜜枝树上的虫壳加工制作而成。这是在彝族聚居地区流传悠久的一种民族乐器,吹奏时左手捏竹管,一、二、三指分别按一、二、三孔,小指扶竹管末端;右手由远至近不断煽动,使声音变得圆润、柔和。人们在山间野外放牧、耕作而思亲怀友、缅怀故人时,常即兴以小闷笛吹奏忧郁的曲调,如苦情调、心肝调、仁义调等等。

10.哔噜。有如洞箫,以芦苇为吹管,长5~6.6厘米,管稍为吹口,管上烙5个洞为音阶。吹口有木楔由斜码口插入,楔长约5毫米,吹奏时口含吹口木楔处。有单管和双管两种,单管哔噜音色柔和圆润,近似“巴乌”;双管则是将两支单管的哔叽噜一侧分别削平后捆绑在一起,吹奏时两管同时发音,声音粗犷浑厚。哔噜多属自制,在放牧或田间休闲时吹奏,曲调较短,很不固定。

11.寸笛。流传于牟定县蟠猫乡,以山茅竹制作,长约10厘米。吹奏时靠唇、舌控制簧片的深浅及气流的大小来发音。一支筒音为 B 的寸笛,可吹出8~11度的音阶;也可以用筒音DO、La等指法演奏。寸笛发音响亮、悠扬,但音域较窄,只能吹奏一些民间小调和当地左脚调,属民间自制、即兴吹奏、自娱自乐的小乐器。

12.葫芦笙。称之为“奔”,是彝族在迎宾、接亲、敬酒、嫁娶、乔迁等喜事场合中不可缺少的吹奏乐器。葫芦笙根据其使用场合以及不同的音高,可分为“奔阿”“奔陀罗”“奔聚利”3种,均由葫芦和5根长短不一的发音竹管构成,每管可发2~3度音。其中,“奔陀罗”在最长的一根竹管顶端套有一个小葫芦,以弱化低音,多在葫芦笙舞开场时、或在庄重场合演奏。

13.唢呐。俗称叭剌,彝语称为“噻勒呢”或“利勒”,属吹管乐器,是彝族在丧事场合中使用的主要乐器之一。其形状、音孔、大小与汉族的唢呐同。由哨、气牌、管子、杆和碗5部分组成。古时的彝族唢呐系用马樱花木或红木制作,现代则用金竹和铜片制成。哨子则用一种野生虫蛹的外壳制成,俗称“皮哨子”,也有用稻草茎或芦苇秸制作的。吹奏时多用循环换气法,音域为3个八度音区,声音高亢尖锐、悠扬婉转。有比较固定的曲调,可独奏,也可合奏或对奏。

14.阿乌。流传于彝族民间的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用胶泥做成,形似饺子,有1个吹孔,3个指孔,仅能发3~4个音。经楚雄州文化艺术中心演奏员张文俊反复试验、不断改进,阿乌的发音孔从3个增至9个,质料由泥制变为陶制,并形成了外形尺寸从8厘米至50厘米不等的系列阿乌,音区从大字1组的C音到小字2组的C音,超过4个8度,大大扩展了音域,使阿乌成为一件既可独奏又可参加合奏的乐器。

15.响篾。又称“口弦”,彝语称之为“勒拜”,属簧管乐器,以金竹片制成,长约18厘米、宽约0.5厘米。制作时用刀削薄竹片,并在中间镂空、刻出簧舌。簧舌的首部宽而薄、中部窄而厚,根部较薄、与片头处相连,并配有簧片保护套。根据乐曲表现需要,由两片或三片组成一组,1个簧片为一个固定音。在吹弹时,常将一组簧片排成扇形,以左手持其尾端,将扇面放入微张的嘴唇间,右手轻轻弹拨簧片,以口腔作为“共鸣器”,通过唇、舌及口形的变换控制气流的出入及音的高低、长短。其音调低沉,音色优美动听。主要由彝家妇女在夜幕下演奏。

16.树叶。彝语称之为“席派”,彝族群众在林间旅行或劳作之余,常随手摘下柳、柚、枫、杨、棠梨等无毒树叶,即兴吹奏过山调、仁义调、采花调或其他小曲。音调主要通过控制气息和口风的轻重缓急来掌握,其音清新、甜美明亮,可吹出3个八度音域。以树叶吹曲调,多为男女青年表达情思所用。

17.过山号。分别由“大号”“筒子”两者组合而成,通常在丧事场合或迎送贵宾客时使用。届时,筒子与大号交替吹奏。吹奏时以“班”为单位,每班由一支筒子、两支大号共3人组成。“大号”和“筒子”均以黄铜片为主材料制作而成,长3米以上。吹奏时用循环换气法,不同的气息可吹出不同的音响,其音低沉浑厚,能传至数里之外。

18.羊皮鼓。也称扁鼓,属打击乐器,是彝族“香通”祭祀土主时的主要法器之一。羊皮鼓形如带柄的圆扇,鼓面大小不一,用羊皮蒙绷而成。鼓的直径30~40厘米,厚约1.5厘米,柄尾系有多枚铜响铃。击鼓棍则用细金竹条制成。也有双面羊皮鼓(俗称拨浪鼓),大者直径0.8米、小者约0.3米,用铁或铜作框,两蒙羊皮,贯以木柄,鼓两边各县两个小铜铃和一根小木棒,以打击鼓面或手摇木柄发声,多用于香通跳神和祭祀舞蹈。

19.牛皮鼓。又称双面鼓,属打击乐器,是彝族祭龙歌舞时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通常与唢呐、笛噜、芦笙、钹等乐器组合使用。牛皮鼓用马樱花木做鼓筒,用牛皮做鼓面,用水冬瓜木做槌鼓棒,用野生藤蔓做挎带。在祭龙歌舞中,牛皮鼓的鼓点激昂欢快,起着掌握现场节奏的作用。

20.羊角号。彝语称之为“丫啰秋”,属簧舌乐器,是彝族毕摩祭祀时的主要乐器之一。羊角号由羊角与簧片两部分组成,制作时将羊角背面钻开长4厘米、宽约1厘米的长方形小口,再把刻好的簧片置于羊角背面的开口处,用蜂蜡粘住小口边缘即可。簧片的厚薄可控制音调的高低,吹奏时利用口腔的一呼一吸,使簧舌振动发声,其声响低沉,可发出两度音。在丧事场合中常常用两支不同音律的羊角号,以一呼一应的方式交叉吹奏,音律高的为“雄”号、低的为“雌”号。毕摩念完一段经文,就吹一次羊角号,表示孝子孝女的哭声,表达他们对死者的哀悼之情。

21.牛角号。彝语称之为“扭啰秋”或“阿鼓”,是古时彝族的号角。多用黄牛角制作而成,也有用绵羊角、山羊角制作的,其规格大小不一,一般长25~30厘米。制作仅需将牛角尖部磨平后,钻孔成吹嘴。吹奏时用左手把住角底,右手持角上端,以嘴贴孔吹奏,可发出三度音。号声浑厚悠扬,原多用以召集众人,现多在丧葬场合吹奏。

22.司刀。彝族民间打击乐器,也是彝族祭祀土主时的重要法器。铁质,小圆环,环环相套,带手柄。香通祭祀土主时,口诵经文,手持“司刀”左右摇动,使之发出响声。通常与羊皮鼓、法铃、令牌、小镘等合奏。

23.法铃。又称“摇铃”,彝语称之为“朱”,属彝族祭祀活动的传统法器之一。铜质,经铸造而成。在毕摩祭祀中,通常与鹿角、鹰爪、锁链等合在一起使用;在祭祀土主时,则与羊皮鼓、司刀等合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