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元谋县以“双碳”战略为指引,立足县情,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把准“时”与“势”,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2024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381元,成为我州首个突破2万元大关的县(市),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聚链成群铸造绿色引擎。元谋县紧扣“绿色能源强县”战略定位,以光伏全产业链建设重构发展坐标系,串珠成链打造15个光伏电站集群,吸引7家配套企业落户元谋。通过“项目用工本地化+土地资源集约化”模式,使80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催生土地流转收益1.5亿元、劳务收入1亿元的“阳光经济”。随着新能源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城乡收入比持续优化,为县域共富注入了强劲动能。
碳汇经济激活生态红利。在生态修复中,大力创新“热坝造林”模式,采用“环等高线带状撩壕整地+乔灌草立体修复”技术,新质生产力赋能金沙江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使苗木成活率从传统模式的60%提升至90%,并大力推进农光互补项目建设,在光伏阵列区种植滇橄榄、沃柑、巨菌草和芦荟等作物280余亩,有力推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2024年,元谋县依靠“热坝模式”新增39.7万亩人造林,使4个乡(镇)21个村民小组通过出售704公顷人造林地3年产生的9257吨碳汇量,净赚88.13万元。如今,“种树卖碳”成为山区群众增收新途径,森林覆盖率提升与集体经济壮大实现同频共振。
智慧水利润泽产业沃土。抢抓政策窗口期,向上争取到位资金2.9亿元,建设集“光伏发电+水源工程+灌区建设”功能为一体的姜驿提水工程,有效解决9.94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农业供水保证率提高至90%,助推土地流转单价增加150%,亩均产值实现翻番,并成功种植凤梨、释迦、牛油果等高价值经济作物,助力群众端稳“绿饭碗”,吃好“生态饭”。通过“以水定产”发展模式,昔日的干热坝区已建成4.3万亩特色经济林果,变身年产值超15亿元的“绿色银行”,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高效转化。
如今的元谋,正以“绿色辩证法”破解发展难题,用“含绿量”提升“含金量”,为干热河谷地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