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hhszfxxgk-/2019-1127003 | 公开目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 发布机构:楚雄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14年02月21日 | 文 号: |
标 题:
楚雄彝族自治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成文日期: |
楚雄彝族自治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2年3月5日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楚雄彝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楚雄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州第十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困难较多、挑战较大的一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克难奋进,突出“抓项目、抗通胀、稳物价、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工作重点,以抢抓重大发展机遇促进科学发展,以推进重点产业建设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以加大重点领域投入促进民生改善,奋力保持了全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州十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全州生产总值完成48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同)增长12.4%,比计划目标高0.4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4.5亿元,增长26.3%,比计划目标高1.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103.2亿元、37.6亿元,分别增长19.3%、22.4%,比计划目标高4.3和7.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8.3亿元,增长20%,比计划目标高2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5亿美元,增长39.2%,比计划目标高24.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7785元、4627元,实际分别增长9.1%、13.8%,比计划目标高0.1和4.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4.5%,低于全省平均涨幅0.4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比计划目标低1.3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4.6‰,比计划目标低1.4个千分点;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完成计划目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17%,比省下达目标多下降1.17个百分点。
(一)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迈出新步伐
全面贯彻中央和省的各项强农扶农政策,各级财政共投入支农资金56.6亿元,增长36%。全年粮食生产实现大旱之后的丰收,总产量达到105.5万吨,增长9.8%,创历史新高。烤烟生产提质增效显著。共生产收购烟叶192.3万担,完成计划的100%,烟叶收购总值达17.73亿元、均价18.44元/公斤,分别较上年增加2.83亿元和3.4元/公斤。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共建成以蔬菜、茶桑、啤酒大麦、优质稻、马铃薯、优质油菜为重点的特色农产品基地236.92万亩,产值1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174户,较上年增31户,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31万户,户均增收1450元。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总产值65.4亿元,增长7.6%,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养殖大户达12户。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完成整村推进600个、扶贫搬迁2100人、安居房建设500户,巩固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10万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1平方公里,占计划面积的100.2%。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81亿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31元,实际增长13.8%。
(二)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全州实现工业增加值171.4亿元,增长1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26亿元,增长16.2%,实现利税总额83亿元,增长21.9%。企业技术创新成效显著,钛卷板轧制等一批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云南开关厂等5户企业被认证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个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楚雄昆钢奕标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90万吨水泥粉磨站和12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建设等6个项目竣工投产;云南新立公司禄丰钛业分公司年产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1万吨海绵钛生产线等28个项目正抓紧推进;云南兴棱矿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钛铁系列耐磨材料技改扩建等4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全州完成工业投资112.91亿元,增长33.6%。楚雄工业园区富民轻工片区等一批园区项目建设有效推进,共建成标准厂房面积25万平方米。全年共投入5亿元资金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17%,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
(三)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重大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全州上下积极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努力破解融资、土地等难题,有力地促进了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安排项目前期费7854万元,列入省“三个一百”和州重点前期的大姚红豆树水库、禄丰西河水库、楚广高速公路、云铜集团在楚建设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已获审批立项。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取得实效。全年共上报各类项目5645个,实际争取项目3773个,争取项目资金62.7亿元,增长13.1%。重点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按照“目标时间倒逼、责任主体明确、措施具体有力”的要求,对全州重点建设项目采取跟踪月报、定期不定期督查等工作方式,确保已下达计划项目按期开工和在建项目的顺利推进。全州共实施项目1589个,年内新开工项目1078个,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易地搬迁、姚安下口坝水库扩建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推进迅速,元双公路建成通车。全面完成了“十二五”项目库建设。按照省发改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编制了《楚雄州“十二五”项目集群规划》,为全州“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奠定了基础。金融和招商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01.5亿元,比年初增长13.7%。
(四)消费市场需求有效扩大,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增农家店200家、配送中心4个,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得到加强,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广泛开展,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6.8万件,实现销售收入4.34亿元,增长100.4%;兑付补贴5345.6万元,增长97.8%,兑付率达99.4%,居全省第一。加大对旅游线路、旅游特色产品、州外旅游市场、重大旅游项目的开发力度,世界恐龙谷二期、彝人古镇八期、50个旅游特色村等重点旅游项目顺利推进,文化旅游业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165万人次,增长20.8%,接待海外游客23837人次,增长19.8%,旅游业总收入40.3亿元,增长29.8%。文化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0.4亿元,增长9%。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达1.5亿美元,增长39.2%。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各项稳价政策措施,扎实做好重要商品储备和流通环节的价格监测调控工作,保持了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五)始终把民生放在首位,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
进一步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完成民生支出95.6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75.4%,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切实做好抗灾保民生各项工作。争取救灾资金3073万元,解决了冬春期间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争取中央和省投资5827万元,解决了11.07万农村居民、2.97万乡村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有新突破。全州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为12.57万人、41.91万人、11万人、16.09万人(其中企业9.25万人)、12.6万人(其中企业5.77万人),均完成目标任务的100%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深入推进,在原南华、大姚2个县试点的基础上,新增楚雄、双柏、牟定、姚安和永仁5个县市试点,覆盖面达70%,参保人数达82.7万人;顺利启动了7个县市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参保人数达1.3万人。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共组织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5.16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4.5万人的104.6%。姚安灾区震后恢复重建质量整改工作圆满结束并通过验收;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推进,42个点5500套保障房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97亿元,进度达到省的要求,林区、工矿棚户区改造任务已完成计划总投资额的58.9%;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已经竣工14845户,占总任务户数的91%。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440起、死亡119人,分别下降5.38%和7.69%。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积极推进
教育事业保持优先发展。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得到提高,学前3年儿童入园率达60%,提高5.5个百分点;“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扩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稳步推进,进一步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义务教育水平整体有新提高;全州2011年高考专科以上上线率为98.7%,提高0.3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9个百分点;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州职教园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85亿元,民办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从47.6%提高到48.7%,新增专利申请216件,新增专利授权96件。文化体育事业全面推进。覆盖城乡的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非遗”传承、农文网培训学校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迅速,州县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完善;民间艺术创作进一步繁荣,一批优秀作品在省内外获得赞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推进,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续工作。成功举办了州第十二届运动会,积极组队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等全国性体育赛事,共取得4金、2银、7铜的佳绩。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全民体质有明显增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深入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96.5%,医疗卫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实施2010年下达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1个,已投入使用57个,率先在全省完成医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基层卫生机构管理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工作扎实有效,艾滋病发病率上升的势头得到遏制。广播电视和信息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村村通”建设快速推进,舆论引导、重大事件报道、新兴媒体管理等能力得到加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迈出新步伐。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继续实施,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全面推进,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明确了“十二五”低碳节能减排任务。
(七)重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
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土地经营权证书全面落实,集体林权确权率达98.9%,集体林地林木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州县水务体制改革,实现了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牟定、南华、大姚、永仁、元谋、武定6县基本完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了144件水利工程公益性人员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以深化预算管理、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经营性资产管理改革等为重点的财税改革,以法人机构治理、全国性银行分支机构、农村和小微型企业金融服务为重点的金融体制改革,以清理政府融资平台、融资项目推荐、债券资金使用监管为重点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以医药卫生、基础教育、文化体制和新农保试点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取得新进展。以成立州级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加强行政许可审批后续监管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区域合作不断加强,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际引进州外到位资金155.8亿元,增长40.4%。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发展基础仍然薄弱。农业、交通、市政、产业园区、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弱,难以适应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需要。二是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产业投入比重小,园区建设和管理粗放,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缓慢,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不足。三是发展要素供给仍然趋紧。以建设用地、项目融资配套为重点的发展要素供给“瓶颈”约束仍较为突出,煤电油运水等企业生产要素保障能力有限。四是控价工作压力较大。在食品和居住类价格高位运行、劳动工资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共同推动下,稳价安民的任务仍然艰巨。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根据对我州加快发展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综合分析,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建议为:
——全州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
——地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7%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下达目标。
实现以上宏观调控目标,建议抓好以下10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加大项目工作力度,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
以推进州委、州政府所确定的30个重点前期项目和30个重点在建项目为重点,通过更加扎实细致的工作,努力形成重点前期和重点在建项目加快推进的良好态势,促进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确保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一是加强项目谋划工作。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建设和省滇中城市经济圈以及建设桥头堡北大门的发展布局,围绕州“十二五”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谋划一批既能进入上级规划本子、项目盘子、资金笼子,又有招商引资吸引力的大项目、好项目,切实解决我州后备优选项目不足的问题。二是做深项目前期工作。按照项目滚动推进机制,继续做好项目库的建设工作,从中筛选一批符合国家和省投资导向和产业政策,关联度大、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加快推进前期工作,适时上报,最大限度争取国家和省的倾斜和支持,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三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水利建设方面,扎实抓好以7件烟草水源工程为重点的骨干水源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4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0平方公里,解决农村11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交通建设方面,突出抓好楚广高速公路、320国道楚雄至南华一级公路、108国道永仁至武定二级公路、双柏至新平二级公路、武定至禄丰高速公路等项目的推进工作,全面完成上级下达我州的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任务。城镇建设方面,突出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房建设力度,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0亿元以上。能源建设方面,推进永仁维的并网光伏电站和牟定大尖峰、姚安梅家山、禄丰仙人洞、元谋黑马井等风电场建设,加快农网改造升级项目的建设进度。四是合力破解项目投资面临的土地、融资等“瓶颈”制约。在继续抓好违法用地整改后续完善工作和盘活存量用地的同时,尽早启动实施一批符合“城镇上山、工业上山”重大战略部署的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项目,有效缓解我州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的用地需求矛盾。继续加大争取中央和省投资支持的力度,认真落实好国家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和省政府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强政企、银企合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五是更加注重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按照省的要求,全面推行并联并行审批、限时办结、审批通报等制度,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形成更加有效的整体联动工作机制。
(二)突出重点抓“三农”,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及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更加依靠科技进步这一主题,按照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全力推动“三农”工作上新台阶。一是加快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以省政府确定的12类优势生物产业推进计划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区、“吨粮田”和“万元田”、木本油料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全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万吨左右。加快培育壮大和引进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重点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步伐。突出特色林业资源优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以野生食用菌为主的非木质林产业,以松香、桉叶油等为主的林化工业,适度发展木材深加工业,加快林木种苗、花卉、木本油料等基地建设,力争全州林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三是把畜牧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发展2000户养殖示范大户和扶持一个规模化养殖加工示范园区,加快建设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养殖四大养殖基地,重点培育和扶持加工产值1亿元以上的猪牛羊禽加工企业各1—2户,力争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40万吨以上,畜牧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四是继续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抓住国家和省烟草公司将我州指令性烤烟收购指标增加至200万担、收购价统一上调20%的发展机遇,加快烤烟生产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使烤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五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五小水利”工程3万件和灌区节水改造、机耕路配套建设,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9万亩,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六是打响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精心编制好涉及我州7个县的乌蒙山区和滇西边境山区脱贫攻坚规划,完成600个整村推进、400个产业扶贫示范村、3000人扶贫移民搬迁,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3万人,发放到户扶贫贷款3亿元,扶持扶贫龙头企业20户,完成1000户贫困户安居房建设。
(三)多措并举抓工业,提升工业对全州经济的支撑力
围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以上的目标,以园区为载体、科技为支撑、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引入大企业大集团为驱动,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总体要求,抓住“工业上山”重大机遇,全面完成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调整和近期开发建设片区控制性详规修编任务。在全面启动10县市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重点推进楚雄、禄丰、武定、永仁4个园区建设,将楚雄工业园区云甸片区、禄丰工业园区土官片区建成示范区。新建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保持在35%以上,确保全州新入园企业达到50户以上。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楚雄卷烟厂易地搬迁技改、云南钛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钛材加工生产线钛碇熔炼炉、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和年产1万吨海绵钛生产线、昆钢力信钢结构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民用钢结构及配套产品生产线等项目的实施,争取年内建成投产。继续抓好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万吨粗铜、云冶集团新立公司武定钛业分公司年产8万吨高钛渣、云南澜沧江啤酒企业(集团)楚雄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啤酒生产线等项目投产后的协调服务工作,确保企业生产达产达效。三是加大引进大企业和对中小企业扶持工作力度。围绕培强壮大六大工业产业目标,加强与州外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大力引进央企、省企、攀企等到我州发展。以省级认定的我州55户成长型中小企业为重点,着力协调财税、土地、科技、人才、市场开拓等要素和政策支持,落实“成长型中小企业增信计划”,争取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努力做强、做大、做优、做精一批中小企业。强化企业创业培育工作,通过开展创业宣传,创业项目服务,加强创业辅导,营造创业环境,催生中小型、微型企业,进一步增强非公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四是加强要素保障。千方百计储备一批工业项目用地,为重点项目建设创造条件;抓好企业融资服务协调工作,积极协调投资及担保公司提供贷款担保,缓解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资金不足难题;加强煤电油运水的跟踪监测协调工作,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努力保障生产要素正常供给。五是狠抓节能减排。鼓励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依法淘汰落后和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重点节能工程项目和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的资金补助、贷款贴息支持,落实节能激励政策。建立和完善更加严格的减排监测督查制度,加大重点减排项目的推进力度,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四)加大市场建设监管力度,助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以推进南华野生食用菌电子交易市场、广通白糖茶叶电子交易市场、元谋果蔬特色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我州电子商务发展步伐。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物流园区(站、点)建设,提高商品配送率,逐步形成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物流配送企业,提高全州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乡镇集贸市场建设、城镇标准化菜市场提升改造,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依托,把农村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围绕把我州建设成为新兴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继续开发文化旅游新产品、新线路和新市场,加快推进世界恐龙谷二期、彝人古镇八期、牟定彝和园、旅游特色村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更多的旅游精品,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抓手,加大文化产业培育扶持力度,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在文化旅游业中的比重。
(五)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加快城镇化步伐
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机遇,坚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充分考虑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因地制宜,遵循规律,稳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一是加强规划统筹工作。围绕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的目标,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节约土地、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的原则,抓紧抓好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快推进一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二是稳步推进农民进城。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试点先行、有序推进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放宽城镇落户条件,鼓励和引导农民自愿进城。落实“盖两床被子、穿十件衣服”的优惠政策,着力解决好进城农民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相关配套保障问题,切实保护好进城农民承包地、林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真正使进城农民能够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村镇规划工作,确保完成全州14981个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结合扶贫整村推进、地震安居工程、危旧房改造和新农村省级重点村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民居、特色村庄。启动实施以水电路气房为重点的乡村改造工程,推动农村民居配套化、管理社区化。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六)突出强基、兴业两个重点,壮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加强分类指导,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实力。一是进一步打牢县域发展基础。按照基础先行、产业支撑、社会共进、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增强发展后劲。调整完善土地、林地、工业、城镇规划,加快启动实施一批产业园区和城镇上山项目,抢占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主动。二是加大县域支柱产业培育力度。针对目前县域主导产业“弱、小、散”、产业层次低、竞争能力不强的实际,立足自身资源、环境、区位优势,围绕全州六大重点产业规划布局,明确县域产业在全州的发展定位,每县确定2—3个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制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整合各类资金进行集中扶持,力争县域重点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三是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按照一类县率先发展、二类县赶超发展、三类县跨越发展的目标要求,参照省的考核评价体系,以综合经济增长、社会民生、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的内容为重点,制定实施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考核办法,科学设置权重,进行打分量化,实行按季监测公布、年终集中考评,对争先进位的县市给予表彰奖励,形成各县域之间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七)继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预算公开。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制,大力发展金融市场,鼓励金融创新。深入推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科技管理体制、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电力价格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开展电价改革试点,调整完善电价政策。加快推进污水和垃圾处理价格、居民阶梯式水价改革,完善煤炭等重要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决策责任制和问责制度。
围绕桥头堡建设战略,立足我州处于云南省北入四川、西进藏缅、面向东南亚和南亚重要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以大开放促进大合作、大合作促进大发展为目标,以搭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合作平台为载体,“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加快建立完善外经促外贸机制,尽快启动桥头堡北大门建设,进一步扩大周边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平台,加快央企入楚、省企入楚、民企入楚步伐,力争招商引资州外到位资金突破200亿元。
(八)加大社会事业建设投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要求,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事业重点领域的投入,促进社会事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是优先发展教育。继续巩固“两基”成果,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教育惠民政策。积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寄宿制学校管理、高中教育水平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二是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力度,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运用和管理工作。三是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州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民族文化强州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惠民工程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和“非遗”保护工作。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重视梯队培养,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培养一批在全国、全省大赛争金夺银的运动员。四是加快推进卫生事业发展。提高新农合参合率,扩大覆盖面,确保新农合参保率保持在96%以上。完善基层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管理,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建设。支持中医药和彝医药事业发展。五是统筹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推进优生促进工程,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六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进度,加强对正确舆论导向的引导,提高对外宣传水平。七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推进实施“保护七彩云南·构建和谐彝州”行动,认真抓好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等环节工作,加大环境监控和执法力度,加快对生态薄弱地区、工矿企业的治理进度,全面落实各项生态环保政策措施,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九)高度重视物价监测调控,提高主要产品的保供能力
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稳价安民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一是加大对物价的调控监管工作力度。继续加强对价格的趋势性、关联性和对策性的分析,重点加大对“米袋子”、“菜篮子”生产、供应、流通环节和教育、医药等行业的收费监管力度,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切实提高控价能力。二是加强储备、保障市场供应。完善猪肉、粮油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提高市场保供能力,确保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三是加大对价格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以恶性炒作扰乱市场秩序的案件。四是加强对稳价工作的舆论宣传和引导。及时报道国家确定的价格调控措施和价格形势,准确阐释价格政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缓解广大群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进一步把政府管理的资源更多地向民生建设领域倾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积极促进就业。加快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全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倍增效应,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推进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均等化、制度化、专业化和信息化。二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不断完善各项政策,继续推进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和工伤补偿三位一体的制度建设,努力扩大以非公单位员工、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三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2011年结转的5500套续建保障房在上半年全面完成,新开工建设2万套保障性住房,发放租赁补贴5000户,加快林区、工矿棚户区改造,完成省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四是全力做好抗旱保民生、促发展工作。针对严重的旱灾形势,把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基本需求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加强供用水调度,加快建设一批应急饮水工程。在确保饮水供给的前提下,抓好大春生产供水调度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旱灾造成的损失。五是大力发展养老、慈善事业。高度重视老龄群体工作,加强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切实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福利待遇,创新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等方式,切实解决养老院数量少、投入不足等问题。加强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建设,做好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工作,提高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六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妥善处理土地征用、拆迁安置、企业改制、劳资纠纷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降低安全事故总量,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确保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安全。加强禁毒、防艾工作。扎实推进“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安定。
各位代表,实现今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州政协的民主监督下,通过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一定能够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机遇、真抓实干,为开创富民强州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