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22-08130014 公开目录:政府文件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13日 文  号:楚政通〔2022〕56号
标 题: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州“十四五”以五大枢纽为重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成文日期:2022年08月12日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州“十四五”以五大枢纽为重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有关部门,楚雄高新区管委会:

现将《楚雄州十四五以五大枢纽为重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812

(此件公开发布)

 

 

 

 

 

 

 

 

 

 

 

 

 

 

楚雄州十四五以五大枢纽为重点的

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规划

 

 

 

 

 

 

 

 

 

 

 

 

 

 

 

2022

 

 

 

 

 

 

 

 

 

 

 

 

 

 

 

 

 

 

 

 

 

 

 

 

 

 

 

 

 …………………………………………………………………1

第一章  规划背景和发展基础………………………………………3

 第一节  规划背景和意义………………………………………3

一、背景………………………………………………………….3

二、意义………………………………………………………….4

 第二节  发展基础和优势………………………………………6

一、发展基础………………………………………………..……6

二、发展优势……………………………………………………..9

 第三节  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13

一、面临的机遇…………………………………………………13

二、面临的挑战…………………………………………………16

三、存在的问题…………………………………………………17

第二章  总体要求………………………………………………….20

 第一节  指导思想…………………………………………….20

 第二节  基本原则…………………………………………….20

 第三节  发展目标…………………………………………….22

一、综合交通枢纽目标…………………………………………22

二、水利枢纽目标………………………………………………23

三、能源枢纽目标………………………………………………25

四、数据枢纽目标………………………………………………26

五、物流枢纽目标………………………………………………27

第三章  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29

 第一节  着力推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新突破………….29

一、铁路…………………………………………………….......29

二、公路…………………………………………………………33

三、民航…………………………………………………………37

四、水运…………………………………………………………38

五、综合交通枢纽站场…………………………………………39

 第二节  着力推动水利枢纽建设取得新成效……………….41

一、强化节约优化配置,保障供水安全……………………….41

二、夯实农村水利基础,支撑乡村振兴……………………….43

三、实施防洪提升工程,筑牢防洪屏障……………………….45

四、加强河湖生态修复,维护河湖健康……………………….46

五、建设智慧水利体系,提升发展质量……………………...48

 第三节  着力推动能源枢纽建设取得新进展………………..50

一、打造滇中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51

二、打造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54

三、打造区域性国际能源枢纽关键支撑区……………………56

 第四节  着力推动数据枢纽建设取得新作为……………….62

一、推进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62

二、提升国际通信服务能力……………………………………64

三、发展应用物联网……………………………………………65

四、建设数据资源中心…………………………………………66

 第五节  着力推动物流枢纽建设取得新提升……………….68

一、推进物流枢纽基础设施建设………………………………68

二、推进物流体系化建设………………………………………75

第四章  保障措施………………………………………………….78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78

第二节 强化项目储备………………………………………79

第三节 破解融资难题……………………………………….79

第四节 保障项目用地……………………………………….80

第五节 完善人才支撑……………………………………….80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产业发展的骨架动脉。适度超前布局和建设基础设施,是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绩效超越可比时期发达国家或同期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经验,也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有效抵御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风险、把握新兴技术和产业加速成熟机遇的重要抓手。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在第十一章专题部署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出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总体部署。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4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楚雄州是滇中城市群的重要一员,但无论是发展基础和条件,还是发展速度和质量,与滇中其他州市相比都还有不小差距,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制约楚雄州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楚雄州要构建开放合作的桥梁,必须加快推进以五大枢纽为重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步伐,这是推动楚雄州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同步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楚雄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发展战略,进一步消除发展瓶颈、补齐发展短板,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只有充分发挥楚雄州的综合交通、水利、能源、数据和物流五大枢纽优势,通过聚集资源、配置资源、交换资源,才能形成推动全方位开放合作发展新格局,为楚雄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楚雄州十四五以五大枢纽为重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规划》的编制,有利于破解楚雄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瓶颈制约,有利于强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支撑,有利于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有利于巩固经济发展新优势,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对实现省州党代会对楚雄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规划范围为全州10 县市,规划基准年为2021年,规划期限2021—2025 年。

本规划编制主要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政策措施》;《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楚雄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楚雄州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楚雄州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楚雄州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楚雄州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2020—2035年)》;《楚雄州大数据枢纽建设发展战略规划(2020—2025年)》等。


第一章  规划背景和发展基础

 

第一节  规划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对全国开放格局提出了要求。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希望云南发挥沿边开放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楚雄州建设成为滇中连接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上的重要枢纽、成为融入滇中带动滇西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指明了楚雄州对外对内开放发展的战略定位。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构筑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智能+升级,全面提升国际通信服务能力和物联网接入能力。建设交通强省,持续推进县域高速公路建设,实施铁路建网提速工程、民航强基拓线工程,建设滇中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推动沿边公路、沿边铁路建设,推动综合交通从基本适应向提质增效、适度超前转变。实现中缅新通道海公铁联运常态化运行,全面畅通中越、中老泰国际运输通道,形成畅通全省、连接国内、通达南亚东南亚、面向环印度洋地区的国际大通道。打造绿色能源强省,持续推动金沙江、澜沧江等流域国家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加快建设风光水储多能互补基地,扩大能源国际合作,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和区域国际能源枢纽。优化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布局,构建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加快油气储备体系建设,形成覆盖全省、联通国内外的油气管网格局。实施兴水润滇工程,加快以滇中引水工程为骨干的大中小微水网工程建设,基本消除工程性缺水瓶颈;实施农村供水保障三年行动,提高供水保障水平。建设现代综合物流体系,推进物流枢纽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发展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建立区域性国际大宗商品交易集散中心,完善城市和县、乡、村配送网络。科学规划跨省跨境物流网络体系,推动中老国际班列与中欧班列对接合作,发展物流新业态新模式,降低物流成本。州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强力强势推进两新一重项目,下大力气做强做畅国际大通道,下大力气巩固提升国际大通道楚雄五大枢纽地位,下大力气织密织畅综合交通网、水网、能源网、数据网、商贸物流网,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二、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楚雄州与周边州市,攀西经济区、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以及南亚、东南亚区域实现有效连接,最大限度释放交通枢纽的聚集、组合和辐射功能,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高区域竞争力,提升城市能级和辐射效应,从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撑区。

(二)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通过发展五大战略枢纽,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及省发展战略,在国内外产业链、价值链中提升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深度参与国际国内要素配置、参与全球市场分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全面对接国际规则,强化对外开放功能、产业承载功能、商贸商务功能,形成强大完善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功能,促进各类资源的集聚,促进城市发展能级的提升。

(三)有利于大幅降低经济运行成本。通过基础设施整体布局和建设,提升公路、铁路及航空等设施的网络化水平和运输的综合效率,同时创新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服务平台,推动无车承运人、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形式,优化运力资源和运输路径,降低物流成本。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不断突破地域和产业限制,吸引更多的商贸往来,形成资源集聚洼地,降低信息流通的成本,为打造全产业链创造优越的条件。

(四)有利于推动产业体系转型升级。通过促进物流与先进制造、商贸、金融等的互动融合,可加快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有效配置与优化,有利于支撑经济地理的重塑,扩展产业辐射范围,开拓新兴市场,通过物流、互联网等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的重构,引发产业生产方式升级、流通渠道改造、业态结构重塑、线上线下融合和商业生态重建。

第二节  发展基础和优势

 

一、发展基础

(一)综合交通枢纽方面。楚雄州素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川滇通道之称,是云南省的地理中心,是北上成渝进中原和南下滇南的重要通道,也是滇西地区互联互通和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大通道,是中国内陆地区直达印度洋、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境内有4条普通国道、4条国家高速公路联通滇川和南亚东南亚。截止2020 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21825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46.1 公里,一级公路158.78 公里,二级公路里程463.45 公里,高等级公路里程1168.33 公里,高等级公路率5.35%;三、四级公路里程15895.25 公里。路网密度达到76.74 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03 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7 倍。至2020 年末,楚雄州境内建成铁路5 条,铁路运营旅程达602.55 公里。十三五期间,新建成开通昆明至楚雄至大理和广通至永仁至攀枝花动车,启动实施既有广大铁路设备补强及电气化改造工程。境内共有水路通航航道3条,通行里程达201.8公里,其中:级航道79.6公里,级航道89.7公里,级航道32.5公里,元谋港成为水利通道重要节点。楚雄机场建设项目已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已开展元谋、永仁通用机场选址,正在启动武定、大姚、姚安通用机场选址。

(二)水利枢纽方面。楚雄州地处金沙江、元江两大水系,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1亿立方米,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滇中引水工程总干渠实际过境楚雄156公里,占全长的23.5%,辐射全州9个县市,年分配楚雄州水量3.75亿立方米;2020年,全州累计建成库塘蓄水工程1.85万件,其中:大型水库(青山嘴水库)1座、总库容1.08亿立方米,中型水库27座、总库容5.69亿立方米,小型水库178座、总库容4.21亿立方米,小型水库923座、总库容2.3亿立方米,小坝塘17454座,水池水窖43.43万件,中小型水闸545座,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77.04万亩,有效灌溉率35.32%,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2万亩。目前,全州已基本形成以五江六河为主骨架、大中小型水库为支撑、五小水利工程为支点、大中型灌区连通工程为纽带的水利枢纽。

(三)能源枢纽方面。楚雄州是西电东送的重要枢纽,是金沙江和澜沧江水电外送的重要通道,骨干电网网架日益完善、城镇电网实现全覆盖、农村电网改造率已达100%,全州共有3250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穿境而过,有±800千伏换流站1座、±500千伏换流站1座、500千伏变电站2座、500千伏开关站1座、220千伏公共变电站7座、110千伏公共变电站29座、35千伏公共变电站98座,主变容量11286兆伏安,运行维护输电线路270条段7305千米。楚雄州是全国油气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之一,是西南地区原油和成品油管道及天然气干线的关键枢纽节点,境内油气管道总长822.4公里,随着楚雄攀枝花凉山成品油管道、石油储备设施以及滇西向滇东、滇南等途经楚雄的送出通道相继建设或投运,使楚雄州从石油天然气供应的末梢转变为全国油气等能源通道之一。

(四)数据枢纽方面。截至2020年底,楚雄州境内有通信光缆联通滇西、滇川和南亚东南亚,光缆总长达23万皮长公里,共有5条国际通信光缆,7条省际通信光缆过境,州际互联网出口带宽达2.32T;实现4G网络、光纤宽带网络城市、乡镇、行政村全覆盖,2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覆盖率达80%;光纤宽带网络覆盖率达70%;全州10县市县城开通了5G网络,已建成5G基站729个;州内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机房超过1万平方米,拥有1300余个标准机柜,具备1.4万台服务器装机能力;固定电话用户数10.1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4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93.5/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数73.8万户,数字电视用户数达82.07万户,物联网在线终端数量达40.2万个。宏观经济库、法人库、市场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初见成效。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发展,智慧政务、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数字医疗、智慧交通、数字公安、数字环保、数字乡村等民生领域数字化应用持续推进。2020年全州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33.61亿元,同比增长34.1%

(五)物流枢纽方面。楚雄州公铁联运网络体系配套,为加快形成物流枢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元谋特色农产品批发中心、南华野生菌交易中心、中农联·楚雄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和姚安滇中蔬菜交易市场等城乡配送、冷链、电商物流设施日趋完善,以德胜物流、南华腾龙、楚雄兴龙、广通联兴等为龙头的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初步构建形成了以综合物流园区和多式联运为核心、县级分拨中心为骨干、乡镇配送中心和村级物流服务点为基础的四级物流服务体系2020年,全州完成客运量2308.57万人次,其中,公路运输客运量227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57575.69万人公里(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157234万人公里),运输货运量4077.78万吨(其中,公路运输货运量4057万吨);货运周转量724903.76万吨公里(其中,公路货运周转量724726万吨公里)。全州邮政行业业务完成2.54亿元,同比增长16.74%;业务总量完成2.78亿元,同比增长31.85%。全年快递服务企业快递业务量完成714.35万件,同比增长43.6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18亿元,同比增长20.93%。全州共有邮政营业场所134个、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营业场所134个,达到了全州普遍服务范围全覆盖。邮路总条数为135条,邮路总长度(单程)7257公里。

二、发展优势

(一)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楚雄州位于云南省的地理中心,东与昆明市交界,南与普洱市、玉溪市毗邻,西与大理白族自治州接壤,北与四川省攀枝花市相连。州境内成昆、广大及复线4条铁路,永武昆、杭瑞、昆楚大复线、弥楚4条国家高速,4条普通国道G108G320G227G357,及15条省道及省高穿境而过,是省会昆明出入滇西7州市和东南亚的必经要道,也是北上成渝进中原和南下滇南的重要通道,是滇西地区互联互通和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大通道,是内陆地区直达印度洋、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孟中印缅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上的重要战略枢纽。以楚雄市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形成多条通道,东西向形成昆楚大通道,向西加深与滇西地区和缅甸、印度的联系,向东加深与昆明、广州及上海的联系;南北向形成攀楚玉通道,北向加深与成都、重庆、西安及北京的联系,南向加深与滇东南和滇西南地区及泰国和越南的联系;西南向形成楚景清通道,加深与滇西南地区和缅甸的联系。州内还可发展金沙江长江黄金水道航运通道,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联系。楚雄州民用机场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2019 7 月楚雄4C 级民用机场项目选址论证报告获得国家民航局批复,2020 2 月国家民航局出具项目预可研报告意见,20214月签订军地协议,为加快项目实施创造了条件。元谋通用机场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飞行性能分析报告、飞行程序设计报告的编制,待评审;永仁通用机场项目已完成选址报告的审查,并报相关部门待批;武定、大姚、姚安通用机场项目已经启动选址工作。

(二)环境资源优势突出。楚雄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三山鼎立、二水分流,光热条件好,立体气候明显,常年温暖如春,霜期短、日照长,城镇空气质量保持在1—2级,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持在II类以上;林地面积206.4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26亿立方米,有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7个自然保护区;武定狮子山、永仁方山、楚雄紫溪山、元谋土林、禄丰五台山、牟定化佛山、大姚昙华山、双柏白竹山等山水景观灵秀,既融山川、历史、宗教、民族风情、生物景观于一体,又姿态各异,风韵独特;有植物种类6000多种,野生动物种类680多种,野生食用菌540多种(可食用和药用的300多种);有药材资源2431381种,占全省中药材种类的21%,其中:植物药1891292种、动物药5476种、矿物药13种、野生中药材有210种;由楚雄州药检所整理编写《彝药志》收载,具有新功效的彝族药103种;境内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16.36万千瓦、可开发风电资源量约为627.6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资源量为612万千瓦以上,矿产涉及41个矿种,其中:煤炭储量达10亿吨,潜在经济价值达3700多亿元,占全省的13%;楚雄盆地预计石油储量为24.75亿吨、天然气资源储量7963亿立方米、油岩层厚达10002000米。

(三)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以亿万年前禄丰、元谋恐龙化石为代表的古生物,以8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17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元谋人为代表的古人类,以春秋战国时期万家坝铜鼓为代表的古文化都具有世界级的资源品位。这里有彝族同胞70多万,支系多达13个,彝族语言、文字、建筑、服饰、歌舞、节庆、饮食、婚丧等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彝族先民发明和使用的十月太阳历,是迄今为止人类较早和最精确的历法之一;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具有数量大、组合优、类型多、品味高的特征;长篇创世史诗《梅葛》、《查姆》和十月太阳历是彝族文化中的瑰宝,可与美洲玛雅文化相媲美;彝医药典《齐苏书》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12年,是十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禄丰黑井古镇、大姚石羊古镇、姚安光禄古镇被列为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春秋时代的铜鼓编钟、唐代的大姚白塔、宋代的紫溪山摩崖、元代的武定石刻、明代的姚安德丰寺古建筑、清代的禄丰星宿桥等一大批文物珍品记载了华夏民族各个朝代的灿烂文化,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都在彝州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遗迹;编纂的《彝族毕摩经典译注》(106卷)是最完整、最系统的彝族毕摩文化重要文献,2018年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

(四)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一是经济总量逐年增大。GDP700亿元发展到1300亿元。十三五时期,楚雄州地区生产总值(GDP)相继跨上900亿元、1000亿元、1300亿元三大台阶,其中: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达1024.33亿元,经济总量从2015年的762.97亿元发展到2020年的1372.16亿元,增加609.19亿元,年均增加121.84亿元;经济总量(GDP)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排名从2015年的第11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7位,晋升4个位次,在全省16州市中排名一直保持在第6位。全州人均GDP2015年的27942元,发展到2019年的45499元。二是经济发展速度平稳。十三五时期,全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20162020年全州GDP增速分别为11%10.8%10.2%9.1%6.0%,年均增长9.4%;全国、全省、全州呈持续发展,增速放缓的发展态势,而且全州GDP年均增速高于全国(5.7%3.7个百分点、全省(7.8%1.6个百分点。三是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十三五时期,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5年的68.19亿元发展到2020年的90.28亿元,增加22.09亿元,年均增加4.42亿元,年均增长6.5%;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5年的216.23亿元发展到2020年的293.61亿元,增加77.38亿元,年均增加15.48亿元,年均增长6.3%

(五)重点产业发展壮大。深入落实省加快发展八大重点产业和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决策部署,加快构建2+5+3产业迭代体系,以打造彝州现代化工业体系为重点,着力推动重点产业实现集约化、集聚化、特色化快速发展,全州产业集聚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先进制造、新材料与绿色能源产业异军突起,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产业井喷式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商贸物流业成为第一和第二大产业,一烟独大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2+5+3迭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20年,全州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894.69亿元,同比增长6.4%,占GDP的比重达65.2%。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20.038.341.7调整优化为19.139.841.1。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突破1000亿元、3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达345户,工业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12户,其中楚雄隆基和楚雄卷烟厂2户企业产值均超过100亿元。

 

第三节  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面临的机遇

(一)国际层面。当今世界正处于动荡变革期,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同时我们更应看到,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为我们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扩大开放合作提供了机遇、拓展了空间。一是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地区实现持续逆势快速增长,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南亚东南亚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环境较好,特别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建设,为楚雄与南亚东南亚全方位的交流合作不断丰富和拓展带来了机遇。二是中缅经济走廊快速推进。目前中缅已在油气管道、中缅经济走廊、皎漂港建设、中缅铁路等方面取得了进一步共识,迈开了步伐,关系前景看好。楚雄作为昆明瑞丽(清水河)缅甸中缅铁路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中缅经济走廊的进一步推进将把楚雄推到中缅合作的重要位置。三是区域合作带来新机遇。澜湄合作机制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东盟自贸区、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区域合作机制将我省变成中国、东南亚、南亚的战略连接点,也为楚雄开放型经济带来了合作机遇。

(二)国家层面。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我国已进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推进共同富裕的新阶段,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有序推进,为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是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国家重大倡议和战略的推进实施,使楚雄成为长江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三大战略的交汇点,形成国家带、路转换的最重要的内陆战略支点。二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未变,2020年经济增幅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位居前列,在1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中位居第一,为楚雄加快推动以五大枢纽为重点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环境。三是国内内需市场支撑依然强劲,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万美元,配合世界最多的人口和最庞大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总量扩大空间广阔,为楚雄发展物流、商贸、旅游等产业提供支撑。

(三)省级层面。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并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我省全产业链重塑支柱产业新优势、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结合等战略的实施,四化同步、滇中崛起的加快推进,为我们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省级发展战略的提出巩固了我省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门户的战略定位,为楚雄建设重要战略枢纽提供了对外开放的机遇。二是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不断推进,改革开放试点作用有效发挥,全省投资贸易环境不断改善,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楚雄建设重要战略枢纽提供了联动发展新机遇。三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和政策在我省叠加,为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四是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县通高速,滇中环线高速公路建设,有效提升楚雄交通便利化,加强滇中产业分工布局强化了楚雄与滇中各州市产业发展的互补共进,全力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推动了楚雄与滇中各州市市场体系的对接与对流。五是省委省政府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楚雄州的目标定位,就是要努力建设成为滇中崛起增长极、现代农业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并将在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楚雄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谱写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六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5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提出了主要任务、重要举措,描绘了云南未来发展的新美蓝图,后续将会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对推进楚雄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带来机遇。

(四)州级层面。州第十次党代会指明楚雄州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努力建设滇中崛起增长极、现代农业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一极两区,推进楚雄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楚雄州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同时,楚雄州枢纽区位、绿色资源、特色文化优势突出,全州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环境更加优越,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显著提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精神空前高涨,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二、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层面。一是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导致二战以来最大的经济衰退,世界经济的下行压力增加,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增长,楚雄建设重要战略枢纽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二是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对各行各业都将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下行压力,楚雄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消费增速等方面都有走弱的危险。三是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制造业产业转移呈现出新趋势和新动向,南亚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能力提升,使国内传统竞争优势进一步弱化。楚雄州作为承接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阵地,融入全球产业链难度加大,走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转型更加迫切。

(二)国家层面。一是受国际经济下行压力和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冲击和影响,且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速仍处于换挡器,结构性调整尚未到位,消费增长的收入基础和中高端供给不足,楚雄经济发展也受到影响。二是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发展的环境更加复杂,楚雄建设重要战略枢纽面临更多困难挑战。三是发达经济体加大优惠政策力度,周边国家和地区利用低成本优势吸引投资,增加了吸引外资压力,楚雄在招商引资方面压力加大。

(三)省级层面。一是我省对外开放的规模和层次不高,外向型产业基础薄弱,口岸、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国际大通道通而不畅。二是四川、贵州、广西等省份发展提速,对外与我省竞争南亚东南亚市场份额和合作发展,对内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国内优质转移产业,面对都把南亚东南亚作为战略发展重点的毗邻省区楚雄面临巨大挑战。三是随着沿边开放的不断推进,云南8个沿边州市与楚雄在对内对外开放中竞争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国(云南)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将对与中国(云南)自由贸易区联动发展欠充分的楚雄带来较大竞争压力。

三、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还不到位。部分干部对楚雄州建设以五大枢纽为重点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总体情况把握不足,对枢纽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重视不够,存在多干多承担风险和压力的想法,缺乏担当精神,存在畏难情绪,对项目谋划工作以及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没有形成上下统筹、左右协同、齐心协力抓工作的格局。

(二)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还不健全。现阶段基础设施地区分布不平衡,交通运输体系不完善,南北大通道尚未完全打通,州内各县域与邻近区域的交通网络通达度仍然不够,方便快捷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州内高等级公路偏少,铁路交通规模较小,通用航空还处于前期谋划工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仍较为滞后,影响了枢纽通达性。

(三)重大产业、项目谋划储备不足。州内支持项目建设和运营的资金较少,融资渠道单一,重大产业项目包装、谋划和储备少,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项目前期工作滞后,项目策划包装水平不高,年度储备支撑项目的可开工率普遍较低,能够上报争取中央预算内和专项债支持的成熟项目十分有限。

(四)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程度较低。州内产业链条短,初级产品多、附加值低、尚未形成品牌效应、市场竞争力弱。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布局欠科学,产业层次低、规模小,还未形成集群效应。优惠政策和优势吸引力较小,对大企业、大集团的招商引资难度大。还未设立检验检疫机构和综合保税区,导致推动进出加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较大限制和阻碍。

(五)与滇中地区其他州市还有差距,发展水平和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楚雄州地处滇中腹地,缺乏沿海沿边优势,开放程度和水平较低,目前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发展质量方面都是滇中地区的短板,在滇中崛起中成为新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就2020年数据(见表1)可见,楚雄州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值增速在滇中五州市中排名靠前,但国内生产总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和社会消费品总额都处于滇中地区最末,综合经济实力偏弱,与昆明尚存在较大差距,与构建滇中崛起增长极的要求还有距离。

1滇中五州市2020年部分国民经济指标情况

滇中五州市

国内生

产总值(排名)

外贸进出口额(排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

固定资产

投资增速(排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

楚雄

1372.16亿元(5

99.49亿元(4

518.66亿元(5

同比增长13.6%1

同比增长7.2%1

昆明

6733.79亿元(1

1108亿元(1

3070.44亿元(1

同比增长8.1%3

同比增长0.9%4

曲靖

2959.35亿元(2

95.84亿元(5

934.86亿元(2

同比增长10.6%2

同比增长6.1%2

玉溪

2058.14亿元(4

250.8亿元(3

790.29亿元(4

同比下降1.5%5

同比下降0.3%5

红河

2417.48亿元( 3

402亿元( 2

883.01亿元(3

同比增长6%4

同比增长5.5%3

(六)创新驱动弱、缺乏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有待完善,与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 片区的联动发展不足,制度创新借鉴不足,营商环境有待加强。目前,虽然专家、院士工作站挂牌不少,但深入到创新孵化园、企业研发中心帮助支持不够,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重视不够,缺乏高端人才,引进高新技术人才的政策措施有待完善。

(七)开放型经济体系尚未形成。进出口总额较小、外资利用水平低,外贸企业散、小、弱,外向型产品单一,主要以农产品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缺乏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外贸企业参与外部市场竞争的能力弱,走出去步伐慢。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届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全会精神以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推动以交通、水利、能源、数据、物流五大枢纽为重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以枢纽建设为基础,以功能提升为关键,以要素集聚为核心,以辐射带动为根本,致力于打造高铁、空港经济区,将枢纽资源转化成为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的新抓手、跨越式发展的新动能,补短板、强弱项、建支撑、增动能,切实提升枢纽地位,发挥枢纽优势,蓄积新动能,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楚雄新征程。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抢抓机遇,夯实基础。楚雄州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牢牢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及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将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与国家和省战略紧密联系,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网络、物流、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基础。

——扩大开放,创新发展。发挥内引外联作用,加强与周边区域合作,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路径,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

——统筹推进,协调发展。楚雄州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涉及产业、平台、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内容,且不同发展内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应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注重各环节之间深层次的发展联动,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效应。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建设以五大枢纽为重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个长期工程,在规划布局和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既要考虑不同时期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科学制定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也要着眼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国家和省发展战略对发展环境条件产生的影响,合理安排、适度超前,增强发展规划的前瞻性。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努力建设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全省最美丽州市之一的发展目标,楚雄州在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过程中应处理好工程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构建生态红线和安全屏障,科学规划项目用地,做到绿色协调发展。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强力强势推进两新一重项目,做强做畅国际大通道,巩固提升国际大通道楚雄五大枢纽地位,织密织畅综合交通网、水网、能源网、数据网、商贸物流网,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一、综合交通枢纽目标

(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加快构建以楚雄机场为中心,金沙江元谋港为陆水联运节点,滇中一环六射铁路网为动脉,五纵、五横、七出州、两出省高速公路网为骨架,国省道为干线,农村公路为毛细血管,金沙江高等级航道为补充,智慧交通为支撑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云南省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节点,形成以楚雄市为中心1.5 小时经济圈,为楚雄州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交通网络更加完善。以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到2025 年,实现公路里程达2.5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000 公里;分批启动国省道升级改造工作、重要县乡道路面改造工程、通村公路工程、窄路面加宽、危桥改造等工程。铁路营运里程800公里;楚雄民用机场建成通航。

(三)等级结构更加优化。铁路电气化率达90%以上,高铁和动车铁路营运占比达到60%。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例达到70%,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比例达到50%。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89.7 公里,增加1000 吨级及以上的航道工程及单个泊位1000 吨级及以上的内河港口。

(四)服务覆盖更加广泛。铁路网基本实现覆盖全部县市,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公路高水平覆盖所有县级节点、交通枢纽、物流节点、边境口岸和重要产业经济点。通三级公路的乡镇比例达到70%30户以上自然村通畅率达到70%。库湖区航运设施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楚雄民用机场百公里半径服务覆盖全州80%的人口。邮政快递城乡末端网络更加健全。

(五)构建外互联、内互通内畅外通的运输通道。全部实现高速公路县级节点间的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县、乡、村节点间高等级公路互联互通。全面打通八条对外衔接通道,全面融入滇中经济发展圈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二、水利枢纽目标

到二二五年,全面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水治理体系和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构建防洪保安网、水资源保障网、幸福河湖网和智慧水利网,巩固提升农村居民饮用水标准、加强美丽河湖建设等水利任务,初步实现洪旱无虞、饮水放心、用水便捷、亲水宜居的水安全保障体系,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显著提高。

(一)供水目标。开源节流并重,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河湖水系连通性逐步提高,已建水源工程效益充分发挥,水资源调配能力增强,基本形成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经济社会发展供需水矛盾明显改善,基本形成与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城乡供水安全网。全州用水总量控制在16.58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主要跨市县河流水量分配基本完成。新增蓄水库容1.5亿立方米,引江水和当地地表水得到充分利用,全州供水总量增加约2.6亿立方米,人均供水能力提高到450立方米,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8%,农田有效灌溉率45%供水安全系数达到1.3,多水源联合调度的供水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应急供水能力不断增强。

(二)防洪目标。重点城镇和经济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金沙江重要支流龙川江、勐果河、渔泡江、礼社江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龙川江支流蜻蛉河、勐岗河、绿汁江、马龙河等流域的中小河流和山洪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提高,现有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全面消除。洪水干旱监测、预报、预警、调度体系进一步完善,重大水安全事件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进一步增强。楚雄市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县级城市防洪标准基本达到20年一遇,各类产业园区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5级及以上江河堤防达标率提高到70%

(三)生态目标。坚守水生态环境底线,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确保水质水量有保障、河湖水域不萎缩、生态功能不衰减、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打造山青、水净、河畅、湖美、岸绿的美好家园。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全面完成,涉水空间管控制度基本建立,主要河湖水域岸线得到有效管理,管控能力显著增强;河湖生态流量保障体系基本建立,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90%;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保持率达到80%,江河湖库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升,江河湖泊水质持续向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取得新成效,水美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三、能源枢纽目标

十四五末,全州新能源装机超过1600万千瓦,力争达到2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300亿千瓦时以上,煤炭产量300万吨,天然气利用8亿立方米,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力争达到2150万吨标准煤/年,绿色能源及相关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以上。

(一)经济目标。2025年,绿色能源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55亿元。

(二)能源供应目标。2025年,全州一次能源供应能力约2150万吨标准煤;年发电量达200亿千瓦时以上,其中清洁电力发电量占比近100%;加工原油能力达1000万吨,成品油生产能力达700万吨左右;天然气下载量达到8亿立方米;煤炭产能约300万吨,形成以清洁电力、油气供应为主,多品种覆盖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一是电力方面。到2025年,全州电力总装机达16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电装机9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700万千瓦;水电装机40.55万千瓦。二是油气方面。到2025年,楚雄州基本建成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成品油储备总能力达到40万立方米;新增天然气储气设施900万立方米。三是煤炭行业。到2025年,楚雄州煤炭产能300万吨/年以上。

(三)能源消费目标。2025年,全州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120万吨标准煤;绿色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升,煤炭消费比重下降,油气消费比重上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低于79%

(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一是油气方面。到2025年,全州油气管网规模达到900公里以上,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保障有力、运行顺畅的辐射西南的油气供应、输运、储备和运营体系。二是电力方面。到2025年,支持建成乌东德水电站500千伏交流配套工程等西电东送工程建设,全州电力外送通道能力达到1800亿千瓦时。220千伏及以上电网变电容量达到约15000兆伏安,线路长度达到约8000公里,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9.83%,供电可靠率98.65%,逐步建成安全可靠、结构合理、运行灵活、经济高效的现代化坚强电网,实现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满足大型水电以及全州新能源和其他电源开发的接入,确保国家和省提出的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

(五)节能减排目标。能源利用效益明显提高,十四五末单位生产总值能耗5年累计下降幅度控制在国家要求的目标内。

四、数据枢纽目标

打造高速安全泛在数据枢纽。2025年,全州光纤网络进一步优化升级,互联网州际出口带宽达3.5T,城镇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200M4G网络深度覆盖,5G网络覆盖进一步深化,物联网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高速、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政务云全面建成,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信息系统集约建设的政务数据资源体系基本形成。大数据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建成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周边区域协同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形成立足楚雄、服务云南及周边地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数据枢纽。

(一)数据资源整合期(2020—2021年)。光纤网络进一步优化升级,出口带宽和承载能力持续提升,4G网络深度覆盖,5G网络实现规模化部署和商用,物联网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信息通信枢纽核心支点。建成一批高水平数据中心,数据资源全面汇聚,信息系统基本实现集约化建设与统筹管理,初步建成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政务服务协同、高效、便民,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数据资源红利逐步释放,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二)产业生态提升期(2022—2023年)。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引进和培育20家以上大数据相关企业,逐步形成以数据中心为核心支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电子信息制造等多个细分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数字产业初步实现规模化发展。

(三)产业发展跃升期(2024—2025年)。大数据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经济社会各行业领域渗透,引进和培育大数据相关企业50家以上,形成一批社会管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大数据应用示范,大数据相关产业产值规模突破35亿元,大数据溢出效应规模达到65亿元,争创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

五、物流枢纽目标

(一)总体目标。围绕州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楚雄行动,到2035年,楚雄州全面建设成为连接长江经济带和南亚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物流枢纽,云南省面向川渝地区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和滇中城市群西部物流核心区。布局建设形成层次合理、协同联动的两核、四园、四中心的物流枢纽空间体系,构建出滇入川、对接国内、衔接国际的物流通道体系,形成基础设施+运营服务的物流网络体系,全面建成枢纽+通道+网络的多层级物流枢纽运行体系。大力推进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形成商贸物流、工业物流、农产品物流产业集群,重点打造商贸物流千亿产业,发展具有楚雄特色的物流枢纽经济。

(二)具体目标。一是物流业市场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2025年,全州货物运输总量年均增长率15%以上,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8%以上,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二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通过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同时加快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到2025年,楚雄州物流枢纽体系的核心项目基本建设完成,形成楚雄州物流枢纽网络基本框架。三是物流业与其他产业持续融合发展。2025年,全州物流业与其他战略性产业实现融合发展,物流产业规模和经营范围进一步拓展,供应链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增强,物流业集约集聚和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四是物流企业实力显著增强。2025年,现代化物流企业实力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培育和引进效果显著,全州物流企业总体竞争力进一步凸显。国家5A级物流企业达1—2家,4A级物流企业2—3家,3A级物流企业3—6家。五是物流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建成楚雄州社会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供应链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第三章  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第一节  着力推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铁路

依据《云南省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结合楚雄州发展需求,加快构建一环六射滇中铁路网。按照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扩大通道规模、提高铁路覆盖、提升枢纽能力、完善路网结构、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运营效率为重点,优化铁路网布局,建设多层次铁路客运体系,构建高效能铁路货运体系。努力将楚雄州建设成为连接泛亚铁路东、中、西线的重要交汇枢纽,我国连接东南亚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统筹协调干线铁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各个层级发展,加快铁路通道的线路方案、铁路客货运枢纽布局规划研究。实现东达昆明、西抵大理、北至攀枝花、南下玉溪的1小时出行圈,构建楚雄到曲靖、蒙自、普洱、临沧、保山、丽江等城市2小时出行圈。

十四五期间,完成既有广大铁路设备补强及电气化改造工程;做好昆楚大高速铁路、新成昆高速铁路(云南段)、玉楚城际铁路、楚雄至临沧铁路(中缅铁路清水河通道)、中老泰铁路联络线(永仁楚雄元江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玉楚城际铁路、楚雄至临沧铁路(中缅铁路清水河通道)、新昆楚大、新成昆铁路等实现开工。推进铁路进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解决好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做好云甸工业园区铁路专线、楚雄市中心城市、园区铁路专线、楚雄机场至楚雄城区轨道交通等项目研究工作。

 

专栏1:楚雄州十四五铁路建设的重点项目

(一)计划项目

1.既有广大铁路设备补强及电气化改造工程:全长198.1公里,其中楚雄州境内105公里,总投资7亿元,于2020年开工建设。

2.玉溪至楚雄城际铁路,双线,200公里/小时,全长170公里,楚雄州内79公里,投资110亿元。

3.楚雄至临沧铁路 (中缅铁路清水河通道),双线,200公里/小时,全长260公里,其中楚雄境内90公里,估算投资135亿元。

(二)规划项目

1.昆楚大高速铁路,双线,350公里/小时,全长422公里,楚雄州内里程145公里,投资232亿元。

2.新成昆高速铁路(楚雄段),双线,350公里/小时,全长773公里,楚雄州内里程143公里,投资260亿元。

3.中老泰铁路联络线(永仁楚雄元江铁路),单线,时速160公里,里程346公里,投资401亿元。

4.楚雄至景东至普洱铁路,国铁级,单线,200公里/小时,全长305公里,楚雄境内82公里,估算投资95亿元。

5.楚雄至武定至会理城际铁路,双线,200公里/小时,规划里程179公里,规划投资248亿元。

(三)铁路专用线建设

1.楚雄云甸工业园区专用铁路。规划研究云甸工业园区与广通货运枢纽间联络线。

2.楚雄市中心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研究连接楚雄机场与市区、高铁站的轨道交通方式。

2楚雄州十四五铁路规划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规划里程

(公里)

匡算投资(亿元)

计划开工时间

计划项目

 

 

 

1

既有广大铁路设备补强及电气化改造工程

105

7

2020

2

玉溪至楚雄城际铁路

79

110

2024

3

楚雄至临沧铁路 (中缅铁路清水河通道)

90

135

2024

小计

274

252

 

规划项目

 

 

 

1

昆楚大高速铁路

145

232

2027

2

新成昆高速铁路(楚雄段)

143

260

2028

3

中老泰铁路联络线(永仁楚雄元江铁路)

346

401

2028

4

楚雄至景东至普洱铁路

82

95

2036

5

楚雄至武定至会理城际铁路

179

248

2036

小计

895

1236

 

合计

1169

1488

 

(一)铁路专用线建设。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更好发挥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和绿色低碳优势,推进铁路进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解决好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建设。如楚雄云甸工业园区专用铁路。

(二)编制实施楚雄铁路地区总图规划。推进楚雄旅游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对楚雄铁路的发展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编制完成铁路通道的线路方案、水铁和公铁联运综合场站布局规划等铁路地区总图规划,引导铁路站点城镇化,培育铁路站点经济。

(三)综合铁路枢纽场站建设。打造一批综合铁路枢纽场站,提升铁路枢纽衔接配套水平。铁路客运站按照零距离换乘要求,同站规划建设以铁路客运站为中心,构建多种运输方式和城市内外交通有机衔接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体系,加强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提高出行效率和换乘体验。实施站区地上地下立体综合开发,打造高效便捷的综合客运枢纽和产城融合发展的临站经济区。完善客运枢纽(高铁车站)快件集散等快捷货物服务功能设施。铁路货运枢纽按照无缝化衔接要求,完善货运枢纽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邮政快递运输、国际联运以及集疏运等一站式服务设施,提升枢纽集散能力和服务效率。以发展枢纽型园区经济为导向,推进传统货运场站向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现代物流园区转型发展。按照客货分离的原则,昆楚大铁路承担客运功能,老广大铁路承担货运功能。依托楚雄铁路枢纽、广通铁路枢纽等铁路枢纽构建楚雄北部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铁路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完善货运配套设施,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发展多式联运和铁路现代物流。

1.楚雄南高铁枢纽客运站:配套建设城市公交站点、公路客运站点、出租车接客点;提升改造高铁连接的城市道路;建设连接楚雄南部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楚雄中心城区、楚雄北部高铁站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2.广通高铁枢纽客运站:配套建设城市公交站点、公路客运站点;提升改造高铁连接的城市道路。

3.元谋东高铁枢纽客运站:配套建设城市公交站点、公路客运站点;提升改造高铁连接的城市道路。

4.广通铁路货运枢纽站:发挥滇中和滇西结合部、成昆铁路和广大铁路交汇、铁路专用线众多、国道G320、楚广、昆楚大等高等级公路汇集的优势,依托货运站场和物流园区,打造多式联运货运枢纽,提升改造连接的城市道路和公路。依托现有禄丰南、广通北、楚雄、南华4个高铁站及永仁、元谋两个火车站,以及未来规划的武定、大姚、姚安、双柏4个高铁站,结合高等级公路和公路客运站点、城市公交站点建设,形成铁路客运集散中心;依托楚雄、广通等铁路货运站建设,结合高等级公路和公路货运站点、物流园区建设,形成公铁联运货运中心,依托禄丰、南华、永仁、元谋、武定、大姚、姚安、双柏等火车站,站内服务旅客出行,站外货场服务货物运输。实施一批枢纽联络线、疏解线等工程,进一步完善检修、维修配套设施,提升铁路枢纽衔接配套水平。

二、公路

努力将楚雄打造成以滇中枢纽地位为核心,更便捷高效、安全高效、绿色生态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促进楚雄全市域人口、产业旅游经济发展,实现市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交通运输资源共享、供需平衡,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构建覆盖全域的多层次公路网络,形成中心城市、县城、重点乡镇、村逐级连接的快捷路网。推进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的网络化,以高等级公路连接县市和重点乡镇,提高节点互联互通水平,提升对外公路通道能力,有效连接相邻城市,重点加强城镇密集区干线网络,提升城镇过境段公路交通过境效率。构筑完善的农村公路网,实现乡自然村公路通畅。坚持建管养运并重,继续巩固提升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形成以县道为局域骨干、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具有一定密度和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畅通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逐步形成连接重要旅游景区、工业区的快速网络,促进旅游业发展和产业升级。

(一)高速公路。构建连滇中、进川渝、内互联、外互通的高速公路网布局,实现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全面成网和覆盖全州城镇空间布局、经济布局、产业布局的目标。加快州域高速公路与滇中互联互通、成网成环,贯通滇中三圈层网络化的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进川渝,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大通道;构建五纵五横的高速公路网,全面完成县域高速能通全通收尾,实施县域高速互联互通工程,全力推进昆楚大复线、玉溪至楚雄、永仁至大姚、楚雄市东南绕城、楚雄至景东、牟定至元谋、双柏至新平、姚安至南华、大理至攀枝花、元谋至大姚、武定至禄丰至双柏等高速公路建设,抓好华坪至永仁、南华至南涧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根据楚雄州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列出楚雄州十四五高速公路规划重点项目:

专栏2:楚雄州十四五高速公路建设的重点项目

(一)结转项目

十三五实际执行情况,转结至十四五高速公路实施的在建项目共3项,所需投资共计518.6亿元。

1.G5621昆明(岷山)至楚雄(广通)段十三五累计完成批复概算的98.53%,预计2021年通车;

2.G5621楚雄(广通)至大理段十三五累计完成批复概算的72.54%,预计2022年通车;

3.G8012弥楚高速玉溪至楚雄段十三五累计完成批复概算的67.34%,预计2022年通车。

(二)计划项目

计划项目9项,规划里程617公里,匡算总投资1270亿元。

1.永仁至大姚高速公路:规划里程63公里,匡算投资93亿元;

2.楚雄至景东高速公路:规划里程78公里,匡算投资198亿元;

3. 楚雄市东南绕城高速公路:规划里程28公里,匡算投资59亿元;

4.牟定至元谋高速公路:规划里程49公里,匡算投资118亿元;

5. 姚安至南华高速公路:规划里程33公里,匡算投资72亿元;

6.元谋至大姚(新街)高速公路:规划里程80公里,匡算投资158亿元;

7.双柏至元江(戛洒)高速公路:规划里程46公里,匡算投资90亿元;

8.大理至攀枝花高速公路:规划里程120公里,匡算投资266亿元;

9.武定至禄丰至双柏高速公路:规划里程120公里,匡算投资216亿元。

(三)规划项目

规划研究项目6项,规划里程385公里,匡算投资759亿元。

1.武定至会理高速公路:规划里程78公里,匡算投资146亿元。

2.南华至南涧高速公路:规划里程60公里,匡算投资102亿元。

3.宁蒗至华坪至永仁高速公路:规划里程63公里,匡算投资131亿元。

4.牟定至南华高速公路:规划里程25公里,匡算投资48亿元。

5.南华(罗武庄)至新平(水塘)高速公路:规划里程145公里,匡算投资302 亿元。

6.楚雄市北绕城高速公路:规划里程14公里,匡算投资30亿元。

(二)国道及省道升级改造。楚雄州境内共有G320G108G227G3574段普通国道,S215S216S217S218S220S224S3247段普通省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三个定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根据《云南省道网规划修编 2016—2030 年)》、《云南省普通国省道中长期规划》、《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国土空间控制性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的通知》(云交基建2018191号)等规划、文件,结合楚雄州普通国省道发展现状和十四五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楚雄州普通国省道仍以改造升级为主。

1.普通国道改造项目。规划提升改造国道G108京昆线 177公里,国道G227张掖孟连246公里,国道G320沪瑞线231公里,国道G357东山泸水线239公里。

2.普通省道改造项目。规划提升改造省道S215倘甸至新平公路64公里,省道S216元谋至一平浪公路79公里,省道S217华坪至永仁公路66公里,省道S218元谋至楚雄公路146公里,省道S220姚安至南华公路40公里,省道S224 三岔河至水塘公路220公里,省道S324元谋至大理公路160公里。

(三)农村公路。坚持效率与公平统筹兼顾的原则,打通最后一里路。重视县乡公路标准等级提升,提高重要县乡道服务水平和能力,加强高速公路与农村公路之间的高效便捷衔接,加快行政村联网道路建设,实施自然村组通达通畅工程,为乡村公交、农村物流发展提供保障条件,落实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举措,努力实现村村通公交、通物流的目标促进城乡交通与物流一体化发展。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统筹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交通+特色产业扶贫。加快农村公路路网改善,建设一批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优先改善自然人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风情小镇等旅游景点景区交通设施。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在强化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的同时,立足行业优势,从项目、资金、人才、科技等方面因地制宜推进交通+农村发展,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四)公路客运场站建设。有序推进公共运输服务均等化,发展城乡客运一体化。推进一批重点公路客运站建设,基本实现乡镇客运站规模、功能与客流量相适应,发挥客运站的节点作用。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客运普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际快速客运、城乡公交一体化客运、城市出租客运、农村客运和旅游客运等组成的多层次客运网络体系。依据楚雄州客运枢纽现状及问题,综合考虑楚雄州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布局高等级综合客运枢纽。十四五期间,楚雄州于28县分别各重点打造一个客运站,其中楚雄客运站为一级站,其余9个客运站为二级客运站。推进客运站与物流站统一规划,提升改造与客运站连接的城市道路,布设城市公共交通路线和站点。提升公共客运服务工程,加快推进城乡客运枢纽建设,积极提升客运装备水平,重点加强客运市场管理,加快完善客运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城市公共客运。完善机场、高铁站、公交客运站等客货集散点的集疏运体系,实现城市内外交通顺畅衔接。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构筑立体开放格局。

三、民航

(一)加快航空网布局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开放低空空域资源的机遇,全力推进楚雄4C级民用运输机场建设,确保十四五期间建成通航。同步预留4F机场发展空间,扎实推进楚雄民用机场(4F)等级改造前期工作。加强通用机场布局研究和项目论证,积极推进永仁、元谋、武定等通用机场规划建设,适时启动禄丰等其它通用航空前期工作。

专栏3:楚雄州十四五民用航空规划情况

序号

机场名称

投资(亿元)

建设时序安排

1

楚雄民用运输机场

24

十四五

2

永仁通用运输机场

3

十四五

3

元谋通用运输机场

3

远期

4

武定通用运输机场

3

远期

5

楚雄民用机场4F等级改造

900

远期

6

牟定通用运输机场

3

远期

7

南华通用运输机场

3

远期

8

姚安通用运输机场

3

远期

9

大姚通用运输机场

3

远期

10

禄丰通用运输机场

3

远期

11

双柏通用运输机场

3

远期

合计

951

 

(二)推进低空空域通航网络布局。实现通勤航空、低空旅游优先发展。积极培育通用航空市场特色化,围绕打造航空全产业链发展思路,规划航空业总体布局。构建两网络(完善机场网络、航线网络)、一枢纽(以机场为中心建设楚雄综合运输枢纽)、四板块(发展航空服务业、航空物流、航空制造业和空港经济区),推进建设具有影响力的临空经济区,实现航空旅客运输、航空物流以及与航空关联度强、指向性高的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集群式发展。

四、水运

继续大力推进大姚湾碧码头、武定新民码头、永仁永兴码头、白马口码头等码头建设,依托元谋港,融入金沙江、长江内河航运体系,打造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通道。依托金沙江黄金水道建设,打造金沙江长江黄金水道航运通道,配合省做好金沙江中下游航道建设,加快推动一港四码头(元谋港和大姚湾碧、永仁永兴、武定新民、白马口码头)建设,紧紧把握观音岩四级航道、乌东德三级航道建设的机遇,对接长江黄金水道,积极发展公水多式联运。促进金沙江航道成为一带一路连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运输通道。增加1000吨级及以上的航道工程;新建和扩建油气、液体化工码头,集装箱专用码头;单个泊位1000吨级及以上的内河港口。

五、综合交通枢纽站场

着力打造一主三支多点的综合运输客货运枢纽体系。一主:将楚雄市为核心,南华、牟定、广通为节点,建设滇中城市群西部重要枢纽,东西向联通昆瑞经济走廊,北向联系京昆、成渝昆走廊,南向联系中缅、昆曼大通道的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主要承担与国内、省内主要城市、周边毗邻城市及州内客货流集散中转功能。主要依托楚雄民用运输机场和昆楚大高铁,分别打造楚雄机场一级综合客运枢纽和楚雄高铁站二级综合客运枢纽两个核心客运站。完善南华和广通动车站、货运站,牟定公路客货运站等重要支撑点,发挥楚南牟广综合枢纽的聚集和集散作用。有效衔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普通铁路、民用机场等多种运输方式,强化物流集散、中转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实现机场、高铁站、铁路货运站、公路客货运站等枢纽设施间旅客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三支多点:形成以禄丰、元谋、永仁为重要支点,深度联入昆明,辐射攀枝花、大理、丽江,和以武定、大姚、双柏、姚安为多点,覆盖周边城镇,形成楚雄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扩展与支撑。主要依托昆楚大、永广、成昆铁路各主要站点,打造公路铁路运输综合客运站、货运站。依托金沙江黄金水道,完善港口、码头配套公路客运站点。

1.公路与铁路场站的衔接。规划期末,铁路场站和公路场站将实现有效衔接。依托成昆、广大、昆楚大等铁路,以楚雄市、元谋县、禄丰市、广通镇等为重点,通过楚雄站、广通站等利用周边的公路客运枢纽、货运枢纽站等,打造一批综合铁路枢纽场站,提升公路铁路枢纽衔接配套水平。铁路客运站按照零距离换乘要求,同站规划建设以铁路客站为中心,构建多种运输方式和城市内外交通有机衔接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体系,完善客运枢纽(高铁车站)快件集散等快捷货物服务功能设施。铁路货运枢纽完善货运枢纽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邮政快递运输、国际联运以及集疏运等一站式服务设施,提升枢纽集散能力和服务效率。

2.城市与机场的衔接。重点打造楚雄机场综合客运、货运枢纽。依托楚雄民用机场建设,结合周边现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快速路,规划研究中的昆楚大丽高速铁路、楚雄城市快速路、楚雄动车站(楚雄北)楚雄市区楚雄高铁站轻轨,在楚雄机场片区构建集航空运输、轨道运输、公路运输为一体的楚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利用规划的楚雄东南绕与楚雄民用机场快速路对接,并以此为节点完成客货的集疏运。

3.公路与水运码头的衔接。规划期末,水运码头和公路将实现良好的衔接。将连接元谋港主要码头、港口的公路进行升级改造,采用公路连接线方式连通至干线路网,实现水运与公路网的良好衔接。金沙江长江水运通道:以昆明为核心,内昆铁路、水麻高速等为衔接,水富港、东川港为平台,通过长江干线高等级航道,连接成渝经济区、长江中下游及其影响区域的物流大通道。中缅陆水联运通道:以昆明、大理为核心,章凤口岸为门户,建设章凤内陆港,形成连接缅甸及其它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陆水联运物流大通道,直接连通滇中、滇西两大重要物流区域。核心港口枢纽的功能及定位是发挥云南与国家经济带或国际战略区域水运通道作用的运输节点,核心枢纽港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为公路、铁路)衔接方式或组织应根据通道的主要运输货种及流向特征,实现公路二级及以上路联通、铁路支线衔接或二级及以上公路专线衔接铁路运输节点,确保主要腹地与港口货物高效通畅运输,有条件的地方采用专线方案。

 

第二节  着力推动水利枢纽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强化节约优化配置,保障供水安全

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合理配置水资源,按照先节水、挖潜力、优配置、强备用的思路,加快重大水源和水资源配置骨干工程建设,加强常规水源与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构建节约高效、互济联调的供水保障网,全面提升城乡供水安全能力。

(一)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方针,落实楚雄州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使节约用水真正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一是继续深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进龙川江等跨区域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定期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评价。二是从严节水指标管控。严格用水总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等约束性指标的管理;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强化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制度。三是推动制度、政策、技术、机制创新,推行用水权市场化交易,激发节水内生动力。四是大力推进重点领域节水。实施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等措施和重大节水工程。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推广使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推广普及节水技术与节水器具。

(二)增强水资源调蓄能力。围绕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战略布局,系统提升资源化利用能力。加快推进小石门水库、九龙甸水库扩建等大型水库建设,建成直苴水库、小箐河水库、桂花水库等一批中型水库,加快推进定远河、罗申河、马龙河等一批中型水库,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小型水库,着力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充分挖掘水库水源潜力,通过科学配置和优化调度,发挥各类水源调节互补的作用。提高全州水资源调蓄能力和城乡供水、农田灌溉保证率,有效缓解工程性缺水突出的问题,增强供水保障能力。

(三)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强化流域与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引水、连通、增效、提水并举,构建东西联通、江库联调、区域联网的一体化供水格局。一是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以滇中引水为重点的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滇中引水一期工程,积极推进滇中引水二期工程。二是优化全州各区域之间、干支流之间、流域之间关键性水系连通,加快推进姚安县渔泡江跨流域引水、麻柳水库至丙令水库连通等一批工程。三是加快推进水库清淤增效工作,对部分淤积严重的水库开展清淤工作。四是推进大中型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实施乌东德、观音岩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作为支流水利工程的有效补充,推进流域统筹配置水资源。

(四)加快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对水源单一、供水水量紧张、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的县城,在对现有供水水源挖潜改造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在建和规划水源,合理确定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方案,加快推进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完善城市水源格局,增强城市应急供水能力。统筹推进水库型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和水源互联互备,提升各县(市)应急供水保障能力,有效应对突发污染事故和特殊干旱等供水安全风险。加快乡镇抗旱水源建设,提高供水应急保障能力。

专栏4供水保障能力建设重点项目

1.大型水库建设。新建牟定小石门、楚雄九龙甸扩建、禄丰东河扩建等大(2)型水库。

2.中型水库建设。续建永仁直苴、南华小箐河等一批中型水库,新建牟定定远河、禄丰罗申河、楚雄马龙河等一批中型水库。

3.小型水库建设。续建牟定小土锅箐、永仁中山、姚安大跃进扩建等一批小(1)型水库;新建禄丰响水河、元谋龙街河、牟定大力歪等一批小(1)型水库。

4.水资源配置重点工程。新建滇中引水二期工程和滇中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水资源配置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姚安县渔泡江跨流域引水工程、麻柳水库至丙令水库连通工程等一批河库水系连通工程。开展金沙江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论证工作。实施一批中小型水库清淤。

5.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力争开工建设一批城市备用水源工程项目。

6.节水型社会建设。继续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二、夯实农村水利基础,支撑乡村振兴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按照强基础、全覆盖、抓升级、促融合的思路,加强农村供水、灌区建设及改造、水系整治、小水电清理等,系统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供水保障和灌排能力,改善农村水系面貌和人居环境,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继续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坚持城乡同质饮水标准,遵循城乡统筹、统一管护,持续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农村规模化供水,巩固提升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水平,2025年前实现全域自然村农村供水全覆盖。在距离城镇供水管网较近的农村,通过扩容改造和管网延伸,改善农村供水条件。对部分规模较小、设施简陋的单村供水工程进行配套改造,推进联村并网集中供水。对人口相对分散区域,进行小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在山区等人口相对分散区域,重点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集中供水设施配套改造,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工程水费征收工作,创新投融资机制,健全建设运营管理机制,落实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提高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水平,确保水源水质安全。

(二)推进灌区建设及现代化改造工程。以楚东、楚中、楚北、楚西地区为重点推进农业节水,进一步优化重构乡村生态、生产空间格局,有效支撑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围绕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要求,加快推进元谋、蜻蛉河大型灌区和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二是围绕高原特色农业、金沙江低海拔低热河谷开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永仁、绿汁江大型灌区建设,因地制宜新建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现代中型灌区,提高粮食产能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加强保障灌溉用水需求,助推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定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业用水计量设施以及取用水计量监控,逐步提高农业用水计量率。

(三)加快山区小水网建设以改善农村基本生活条件和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以干旱易发区、粮食主产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小型水源工程、连通工程。通过科学配置和优化调度,发挥各类水源调节互补的抗旱作用。在光热条件充足的山区、低热河谷区,建设一批光伏提水工程。在地下水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一批水源稳定可靠的抗旱应急备用井。在部分山区,以水窖、水池、塘坝等为重点,提高雨水积蓄能力。在集镇人口相对集中山区集镇,建设一批保障率相对较高的小(2)型及以上规模水库,解决干旱期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专栏5农村水利建设重点项目

1.农村供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998处,新增覆盖人口81.8万人,管网配套16611公里。

2.灌区建设及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加快推进永仁、绿汁江大型灌区建设,开展元谋大型灌区和蜻蛉河大型灌区现代化及生态灌区建设。力争开展子午灌区、龙川灌区等一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3.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力争开工建设一批抗旱水源工程。

三、实施防洪提升工程,筑牢防洪屏障

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新理念,按照强弱项、消隐患、优调度的思路,全面实施防洪提升工程,强化流域防洪调度及风险防控,构建更高标准的防洪保安网,整体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强化防洪薄弱环节建设。继续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全面完成纳入国家规划的3000平方公里以上江河主要支流治理,继续实施全州中小河流二期治理,适时开展中小河流三期治理,逐步实现中小河流治理全覆盖。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加强城市外围排水骨干河道、泵站、水闸等水利排涝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完善防汛基层体系,编制10县(市)城市洪水风险图和龙川江、绿汁江等流域洪水调度方案,逐步建立流域联合防洪调度机制。完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继续推进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和重点山洪沟治理工程,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

(二)逐步消除防洪安全隐患。定期开展水库、水闸等工程设施隐患排查和安全鉴定,健全水利工程隐患排查常态化工作机制。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攻坚行动,全面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推进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建立健全水库(水闸)常态化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机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应同步完成水库雨水情测报、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健全水库安全运行监测系统。落实病险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措施,有效防范汛期水利工程安全事故发生。对年久失修、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或严重影响生态安全的水利工程,按有关规定科学开展降等报废工作。

(三)强化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提升指挥调度体系,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部门协同,完善指挥决策支撑系统,及时精准发布预警信息。建立流域联合防洪调度机制,编制流域水库群调度方案。全面开展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和风险等级划分,加强普查成果运用。完善水文站网与防汛非工程措施,加快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建立流域洪水一体化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完善防汛预案,强化预案演练,做好江河流域、各类水工程防洪调度。充实抢险救援物资队伍。加强灾害防治宣传教育,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专栏6防洪提升工程重点项目

1.大江大河主要支流治理。开展流域面积3000 平方公里以上、防洪任务较重、保护对象重要的大江大河主要支流综合治理。续建龙川江振兴坝至永武高速3#桥段河道治理工程,力争开工建设龙川江楚雄市城区段河道治理工程等一批重要江河支流治理项目。

2.中小河流治理。力争开工建设97件,共计530公里。

3.山洪沟防治。力争开工建设70件,共计464公里。

4.病险水库水闸加固。力争完成7座中型病险水库、53座中型水闸和155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5.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加快完善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力争开工建设10县(市)城区防洪排涝综合整治工程。

四、加强河湖生态修复,维护河湖健康

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宜居水环境、健康水生态的要求为目标,按照严保护、重治理、提质量的思路,推动重要河流湖泊生态保护与修复,扩大优质水生态产品供给,构建幸福河湖网,为美丽楚雄建设奠定基础。

(一)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对森林植被和水土流失治理成果的管护和培育,重点突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重要水源地、金沙江生态屏障区以及重要河流两岸的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空间管控,实施沿江、沿库、沿路、沿城水土保持。严格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依法有效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强化重要江河源头区和重要水源地范围的水土流失预防。在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在坡耕地相对集中和侵蚀沟相对密集的区域加强坡耕地综合整治,在重要水源地上游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快干热河谷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度,加强楚南、楚北高山峡谷区水源涵养区治理,推进水源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流域水环境整治、生态旅游、农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衔接。

(二)实施河库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流域生态保护,强化江河源头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主要江河水源涵养。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推进龙川江、绿汁江生态修复,继续推进青山嘴水库、洋派水库水生态综合整治与修复,因地制宜实施河湖水系连通,提高河湖水体流动性。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自如、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江河库生态水网,打造绿色生态廊道,保护和恢复河湖生态功能。

(三)大力开展水美乡村建设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针对农村水系存在的淤塞萎缩、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突出问题,以河流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通过水系连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和河湖管护等多项措施,开展农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提高防洪排涝标准,改善水生态环境、农村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县域综合治水示范样板,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美乡村,不断增强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专栏7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项目

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大重点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力争开工大箐河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等一批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项目。

2.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以流域为单元,加快推进江河库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力争开工青山嘴水库、洋派水库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等一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3.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开展10 县市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

五、建设智慧水利体系,提升发展质量

按照数字化、智慧化的要求,加快水利业务工作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强水安全感知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楚雄州水利行业网络安全防护、整合共享、决策分析、运行管理水平,构建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的智慧水利体系。

(一)水利监测体系建设围绕水旱灾害防御、河湖管理、水文水资源、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监督管理等主要业务需求,开展水利监测体系建设。建设完善水库雨水情、大坝安全监测等设施,建立健全水库安全运行监测系统。拓展江河湖泊、水利工程、农村供水、灌区量测水等实时监测范围,充实优化水利感知站网,推进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应用,基本实现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存储。

(二)水利信息网络建设实施全州水利信息网络及视频会商系统等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实现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州直有关水利单位信息网络互联互通、重点水管单位及乡级视频会商系统覆盖率80%以上。优化网络架构、拓展覆盖范围、扩大传输带宽,推进5G、北斗卫星、商业遥感卫星在水利业务中的应用,初步建成高速互联的水利信息网络。

(三)水旱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设加快水旱情评估预警能力建设,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推进试点建设全州中小型水库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水旱灾害评估系统;推进预报及联合调度系统建设;开展防汛抢险技术专家队伍和能力建设,建设完善抢险技术支撑体系。

(四)水利业务应用积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州级水利人工智能支撑云平台。建成水旱灾害防御、水利工程建设、节水、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工程管理、城乡供水、江河湖泊、水土流失、水利监督、水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等十大业务应用系统。推广应用水利一张图、全州水旱灾害预报预警等公共服务产品,着力提升智慧水利水平。

 

专栏8:智慧水利网建设项目

1.水利监测体系建设。完善水文监测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地下水监测站、4个生态流量监测站及哀牢山清泉流实验站。建设水库安全运行监测系统,有序开展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工作。建设大中型灌区量测水设施。建设县级农村供水管理调度终端。

2.水利信息网络建设。实施全州水利信息网络及视频会商系统等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推进5G、北斗卫星、商业遥感卫星水利业务应用,升级改造网络核心设备,全面支持IPv6

3.水旱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设。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建设重点城市楚雄、元谋、姚安、武定、禄丰水情预警服务站。推进试点建设全州中小型水库洪水预报预警系统。建设一批墒情监测站。开展防汛抢险技术支撑专家队伍和能力建设,建设完善抢险支撑体系。

4.水利业务应用建设。建设水利智能支撑云平台、综合管理应用系统。实施蜻蛉河大型灌区等数字灌区建设,建设小石门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系统。

 

第三节  着力推动能源枢纽建设取得新进展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推进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共同绿色转型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为基本发展战略,深度融入双碳目标愿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能源强省战略,优化能源供应体系,提升能源消费效率,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能源产业融合,提升能源合作水平,围绕打造楚雄州能源一试点一基地两区的目标,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一、打造滇中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

以国土空间规划和能源高效、清洁利用为主线,推动全州水电运行提质增效;继续发挥楚雄州清洁风光绿色电力潜能,完成全州风电与光伏电站选址规划,持续扩大电力装机规模;紧跟能源技术发展趋势,提前布局谋划抽水蓄能电站,探索氢能技术应用,壮大新兴新能源产业;充分发挥风光水储互补优势,推动能源安全高效利用,建设滇中风光水储一体化多能融合示范基地,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一)充分挖掘水电供应能力。按照小水电清理整改方案,巩固提升中小水电清理整改成果,进一步加强中小水电管理,优化中小水电软硬件平台,推进就地服务民生改善和区域经济发展,支持区域扶贫、满足以电代燃料和生态环境保护。

(二)有序推动新能源开发

1.着力推进203万千瓦光伏基地建设。强化要素保障,着力推进列入全省适宜地区适度开发新能源项目,力争于2022年底前建成田心光伏、大平地光伏电站、石板箐光伏电站、观音岩光伏电站、宜莲光伏电站、平新光伏电站、物茂光伏电站。

2.着力推进保供给促投资新能源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入选全省保供给促投资新能源项目的元谋龙海古风电项目、大姚涧水梁子风电项目、大姚县茅稗田二期风电项目、武定万德村光伏发电项目,2022年内建成新能源装机30.2万千瓦,其中风电15.2万千瓦、光伏15万千瓦。

3.着力推进金沙江下游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楚雄侧首批启动项目建设。强化要素保障,力争2023年内建成列入国家金沙江下游风光水储一体化首批启动项目的弥兴光伏项目、马游光伏项目、李家庄光伏项目等16个新能源光伏项目,形成新能源总装机138.8万千瓦。

4.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依托新能源资源优势,利用乌东德、观音岩等金沙江中下游大型水电站送出通道优势,积极打造滇中风光水储一体化绿色能源基地。通过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高比例风光微电网新能源+项目和多场景分布式光伏项目等形式,加快谋划布局全州新能源项目,确保至2025年,全州新能源规模2000万千瓦以上。

5.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建设。重点在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增量配电网试点园区等用电集中区域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构建低碳绿色工业示范区。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制定相关推进措施,大力发展户用光伏,利用太阳能发电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推进农村能源消费升级。积极推进列入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的楚雄市、禄丰市、双柏县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十四五期间,在全州范围内利用各类建筑建设分布式光伏150万千瓦左右。

(三)积极布局发展各类电源

1.加快推进生物质能利用和垃圾发电厂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等其他新能源,补足能源供应品种,适时建设一批多元化利用试点示范项目。合理布局垃圾发电项目,加快推动牟定县、禄丰市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楚雄市垃圾发电项目二期工程,提升垃圾发电效率。严格按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相关建设、技术和环保标准建设,配备完善的污染控制及监控设施。配合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和焚烧发电设施相衔接的收转运体系。

2.积极发展氢能利用技术。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氢能产业,将氢能作为楚雄州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依托楚雄州风电、光伏开发,探索氢能发电、制气等技术应用,推动氢能产业加快发展,培育壮大新能源新兴产业。借助昆明市申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契机,推动楚雄州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围绕滇中城市群构建,打造氢能应用示范区,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优化。

专栏9  电源重点建设项目

1.203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田心光伏电站(10万千瓦)、大平地光伏电站(10万千瓦)、石板箐光伏电站(20万千瓦)、观音岩光伏电站(10万千瓦)、宜莲光伏电站(53万千瓦)、平新光伏电站(45万千瓦)、物茂光伏电站(55万千瓦)。

2.保供给促投资新能源项目:龙海古风电场(5.2万千瓦)、涧水梁子风电项目(5.2万千瓦)、茅稗田二期风电项目(3.2万千瓦)、万德村光伏发电项目(15万千瓦)。

3.金沙江下游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项目:上碗厂光伏电站(4万千瓦)、磨盘山光伏电站(4万千瓦)、大新庄光伏电站(4万千瓦)、小石板沟光伏电站(2.5万千瓦)、李家庄光伏电站(10万千瓦)、坛罐窑光伏电站(6万千瓦)、小黑箐光伏电站(23万千瓦)、弥兴光伏电站(13万千瓦)、吴海光伏电站(5.5万千瓦)、官屯光伏电站(11万千瓦)、杨家湾子光伏电站(19万千瓦)、花福山光伏电站(12.5万千瓦)、乌东德移民安置点光伏电站(15万千瓦)。

4.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项目等。

5.垃圾发电项目:牟定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0.6万千瓦)、禄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0.6万千瓦)、楚雄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0.6万千瓦)。

二、打造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充分发挥楚雄州绿色能源优势,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特点的灵活高效、适应性强、开放友好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智能电气装备应用,形成全面覆盖的信息化智能电网;大力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提升源网荷协调性;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州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加快市场机制形成,推动电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助力高质量能源供给体系建设。

(一)加快建设智能电网

建设灵活可靠的配电系统,构建强简有序、灵活可靠的网架结构。通过推广应用配电自动化、配电柔性化等先进技术,全面提升配电网装备水平,实现配电网可观可控,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智慧用能需求,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面加快智能配电网建设,实现配电站、开关站、低压台区的智能监控,加强配电站设备数据在线监测与统计分析。十四五期间,对配电线路进行自动化开关改造、配电自动化主站功能升级和配电设备自动化改造,完成配电自动化投资10794万元。

加快构建智能调控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动信息网络支持IPV6功能,依靠互联网+行动,建立信息完备、预测精准、调整灵活的新能源调控智能化系统,构建新能源、储能、可控负荷可观、可测、可控调控体系,建设功能齐全、覆盖全时间尺度的新能源电源出力预测技术支撑,研究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情况下的省级异步电网频率特性及其对各种调频措施的要求,建立适应新形势的调频技术体系。

(二)推动储能多元布局发展

1.提前谋划布置抽水蓄能电站。统筹电力系统需求、新能源发展等,推动中长周期储能建设,按照能核尽核、能开尽开的原则,落实《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做好禄丰市、大姚县、楚雄市、武定县等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加强项目优化布局和工程建设管理,力争十四五至少一个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加强规划站点储备和管理,滚动开展抽水蓄能站点资源普查和项目储备工作;做好资源站点保护,为抽水蓄能预留发展空间。

2.积极推进燃气发电试点示范。利用中缅天然气积极研究燃气发电规划与布局,并根据生产力布局、用电负荷分布、气源、土地、生态、环评等综合因素,适时规划建设燃气发电与热电联产项目示范试点。十四五期间,在楚雄市规划建设120万千瓦天然气调峰调频电站,争取打造云南省天然气发电调峰调频基地。

3.积极发展电化学储能等,形成多能互补的储能体系。推进电源、电网侧、用户侧开展电化学储能试点;推进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加快电源侧短周期、超短周期电化学储能示范和建设,按新能源装机规模10%,不少于2小时配置储能。结合不同技术路径成熟度,研究探索多元化新型储能技术及集中式、分布式、可移动式储能形式应用和推广。

专栏10 新型电力系统重点建设项目

储能项目:禄丰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楚雄市天然气发电项目(120万千瓦)。

(三)调动用户侧响应调节能力

调动负荷响应能力,推进局部电力就地就近平衡,降低对大电网电力调节支撑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加强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的多向互动,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负荷监测系统等建设,深入分析用户用电数据,推行智能用电,切实提高需求响应自动化水平。促进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利用市场经济手段激励用户主动错峰避峰,参与系统调峰,增加电网柔性调峰能力。在州内工业负荷大、新能源条件好的地区,结合分布式电源开发和增量配电网等工作,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建设。依托楚雄市、禄丰市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三、打造区域性国际能源枢纽关键支撑区

积极推进电力供给网络保障,加强电源开发与输送统筹协调;提升电网跨区输电能力,积极推进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打造滇中电源输送枢纽;促进城区配电网和农网加快建设,形成架构合理、坚强可靠的民生电网;加快推动州内天然气支线管道建设,扩展天然气网络覆盖面,提升用气规模;配合加快成品油管道建设,努力打造区域性国际能源枢纽关键支撑区。

(一)提升电力重要支撑枢纽地位

1.持续优化500千伏主网结构。500千伏永仁换流站和800千伏楚雄换流站为主要节点,充分发挥楚雄州地处滇中,是澜沧江中下游和金沙江中游水电外送重要通道的优势,加强骨干电网建设,在禄武地区新增布局500千伏变电站,确保禄武产业新区电力供应;围绕打造滇中风光水储充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电网接入和送出需求,规划建设500千伏光辉(永仁)汇流站、500千伏姚安(大姚)汇流站、500千伏双柏(大庄)汇流站等;完善滇西水电群送出通道,配合建设乌东德电站直流送出工程500千伏交流配套工程(楚雄段),将水电过境优势转换为楚雄州经济发展支撑要素,为楚雄州实施绿色能源+铜、绿色能源+硅、绿色能源+钛提供充足电力保障。结合永仁县、大姚县、姚安县、元谋县、武定县新能源建设进展,适时新建500千伏子午变、500千伏猫街变、500千伏适中变、500千伏南华汇流站等,新增500千伏主变容量及送出通道,进一步加强楚雄主干输电通道送电能力;适时扩建500千伏鹿城变、500千伏和平变,为楚雄州内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并网送出提供更加便利的通道条件。

专栏11 电网重点建设项目

1.500千伏主网项目:新建500千伏鹿城变(吕合变)二期、禄武地区500千伏变电站、500千伏光辉(永仁)汇流站、500千伏姚安(大姚)汇流站、500千伏双柏(大庄)汇流站等,改扩建500千伏仁和变等。

2.220千伏电网项目:完建220千伏方山变二期,新建220千伏威楚变,改扩建220千伏苍岭变、220千伏腰站变、220千伏谢家河变;规划布局大姚县、姚安县、南华县、双柏县、牟定县220千伏变电站。

2.持续优化220千伏输电网结构。以禄丰市、大姚县、姚安县为重点,持续优化220千伏输电网结构,增强全州地区电网与主网的连接,进一步提升楚雄电网供电安全稳定水平,强化新投产重点工业项目供电保障能力。加快完建220千伏方山变二期工程,落实推动220千伏苍岭变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220千伏威楚变新建工程、220千伏腰站变第三台主变扩建工程;在大姚县、姚安县、南华县、双柏县、牟定县布局220千伏变电站,实现全州10县(市)220千伏变电站全覆盖;开展220千伏谢家河变增容改造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谋划220千伏光禄输变电工程,适时开展220千伏元谋网架优化工程,满足地区新能源送出需求。

3.强化110千伏及以下配网建设。持续优化110千伏及以下输电网结构,重点解决110千伏一线多T、单线单变问题,不断降低事故停电风险。围绕110千伏电网负载率较低等问题,适当加强110千伏变电站布点,确保县城、产业园区及工业片区、城镇群及中心区、经济带及工业走廊等电网的紧密覆盖和供电保障。全面完善35千伏配电网,实施一批增容改造工程,适当新增部分乡镇35千伏变电站布点,保障工农业生产、城镇发展和居民生活用电需求,增强对山区、半山区的供电可靠性,缩短10千伏供电半径,提高电压质量。

4.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积极推进楚雄州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提升农村电网发展整体水平,持续优化农村电网网架结构,逐步消除网架薄弱环节,提升农村电负荷转移能力,促进农村电网提档升级,推进现代农村电网建设。推进高、中、低压农网规划建设,建设网架坚强可靠、调控灵活高效、设备智能先进、运维安全规范、服务便捷优质的农村配电网,有效提升配电网硬件水平,农村电网得到优化调整,电网的运行灵活性、供电能力及可靠性均得到很大的提高。到十四五末,全州农村电网的供电可靠率达到99.915%、综合电压合格率99.723%、自动化覆盖率100%

(二)构筑油气枢纽关键支撑区。以中缅油气管道和西南成品油管道、楚攀天然气管道为基础,以云南炼化基地为依托,着力构建辐射西南的重要油气枢纽。

1.推动楚雄盆地新一轮油气资源勘探。楚雄盆地油气资源丰富,预计石油储量24.75亿吨,天然气储量8920亿立方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内油气勘探的决策部署,楚雄州将积极争取国家、省及有关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支持,开展新一轮油气勘探工作,力争楚雄盆地油气勘探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造楚雄州成为全省油气供应基地。

2.全力推动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建设。谋划推动云南炼化二期工程和国家、省燃料乙醇项目落户楚雄州,着力发展绿色石化产业,打造绿色石化产业全产业链,增强楚雄州经济发展后劲。

3.持续构建油气枢纽节点。继续着力构建辐射西南、融通全国的重要油气输送枢纽。加快跨境油气管道布局规划,加快推进楚雄攀枝花凉山成品油管道建设,积极支持楚攀天然气管道至凉山段建设,支持中缅天然气管道与四川、广西、重庆连接,积极推进全国统一的天然气管网形成互联互通,提升楚雄州天然气枢纽关键支撑区地位。

4.重点推进州内互联互通的油气供应网络。加快10县市天然气利用支线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牟定、大姚、元谋、永仁、双柏、姚安6县天然气利用支线工程,重点建设南华姚安大姚、牟定新桥牟定县城、元谋新华元谋县城、永仁永定永仁县城、禄劝武定等天然气支线,实施禄丰市土官工业园区、楚雄市云甸工业园区、南华县工业园区等天然气管网建设。推进天然气门站至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通气工程。形成省州、县市之间和上、中、下游协调有序的管网输配及运营管理体系。谋划州内成品油支线管道建设,提高过境成品油下载量,形成成品油枢纽关键支撑区。

5.提高全州天然气供气覆盖面。按照宜管则管,宜罐则罐的思路,重点推动楚雄、禄丰天然气压缩母站和各县市加气站建设,加快建设压缩供气设施,扩大用气的主体及区域,促进以气代煤以气代柴天然气下乡深度实施。

6.围绕国家能源安全目标,打造天然气安全储备体系。按照季节调峰、区域日、小时调峰要求,合理规划建设天然气应急和调峰储气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储备设施,建立完善的城市燃气管网和调峰储备体系。通管道天然气的县市,政府保障能力不得低于区域内3天的天然气需求量;燃气企业不低于用气量5%的储备能力。

7.加快推进石油储备基地建设,打造多层次储备系统。加快推进国家石油储备三期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四期工程落户楚雄,着力提升禄丰大德油库、中石油楚雄批发仓库、中石化楚雄储油站、华茂油库和全州250座加油站储备能力;着力完善国家储备和商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体系,实现成品油储备总能力达到40万立方米以上,把楚雄州打造成为国家石油储备基地。

专栏12 油气重点建设项目

1.油气干线项目:楚雄至攀枝花至凉山成品油管道项目、楚攀天然气管道至凉山段。

2.天然气支线项目:南华姚安大姚、牟定新桥牟定县城、元谋新华元谋县城、永仁永定永仁县城、禄劝武定等天然气支线。

3.石油储备项目:国家石油储备三期工程楚雄项目、禄丰大德成品油库改扩建项目。

(三)做优煤炭供应枢纽节点。巩固煤矿整治成果,稳守产能目标,实施煤矿五化建设,推动煤炭产业向安全、绿色、集约、高效和高质量方向发展。至2025年,楚雄州形成以楚雄市和南华县为重点发展区的产能格局,实现煤炭产能规模300万吨以上。

1.优化煤炭产能生产开发布局。统筹资源禀赋、开发强度、市场区位、环境容量、输送通道等因素,优化楚雄州煤炭生产布局。十四五期间,实施吕合煤业长坡露天煤矿扩建改造升级项目,积极建设吕合片区成为集煤炭产、供、储、销一体的优质褐煤基地,将吕合煤业长坡露天煤矿改造为百万吨级煤矿;通过智能化与机械化升级改造,将石鼓煤矿改造达到60万吨/年生产规模;促进保留的4个煤矿通过改造提升工程达到30万吨/年以上生产规模。

专栏13 煤炭重点建设项目

煤矿改造项目:长坡露天煤矿改造项目(产能100万吨/年)、石鼓煤矿改造项目(产能60万吨/年)。

2.推动煤矿现代化智能化建设。以安全生产和标准化矿井建设为出发点,以矿井五化建设为着眼点,提升各煤矿的管理水平。结合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大数据联网、智能化开采等技术,实现煤矿生产及管理的智能感知,结合创新建设数字化管理模式,为煤矿信息资源共享、数据交换和监测预警、AI智能识别、智能开采、信息化办公提供良好的支撑。积极引导煤矿优化井下布局、简化生产系统,推广一矿(井)一面”“一矿(井)两面生产模式,提高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升综采综掘和机械化水平,采煤工作面机械化率达到100%,引导煤矿减人提效。 第四节  着力推动数据枢纽建设取得新作为

 

一、推进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

(一)有序推动5G网络覆盖及创新应用。5G基站站址、机房及管线、电力等配套设施纳入市政基础设施规划,逐步扩大5G网络覆盖范围,推动实现城镇地区连续覆盖。持续推进重点区域深度覆盖和各区功能性覆盖,聚焦5G 应用发展需求,加快推进旅游景区、特色小镇、骨干路网、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学校、医院等重点地区5G 网络建设,利用宏微、室分结合方式,提升城区、县城网络容量,增强信号强度,形成覆盖范围广、网络质量优、业务体验佳的5G精品网络。推进5G+智慧旅游4A级以上景区、特色小镇应用,促进5G技术与特色小镇、美丽县城深度融合发展;在采煤、采矿、冶金化工等高危环境下推广5G+无人作业应用;支持烟草、新材料、先进制造、冶金、生物医药等垂直领域5G+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动5G在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生态环保、数字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应用示范;进一步加强与省级通信运营商的合作深度,推进落实5G基站、光缆网、地埋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打造高水平全光网州加快建设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加速住宅小区、楼宇的光纤到户建设和改造升级,持续推进宽带网络无线化、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络建设,不断扩容热点区域基站容量;开展百兆乡村建设,加大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支持电信企业实施移动惠民乡村振兴工程,加快宽带网络全覆盖建设速度,消除行政村宽带网络接入最后一公里瓶颈,进一步提升农村网络品质和容量,推动农村网络从用得上用得好。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IPv6改造,千兆光网、5G网络、移动物联网等新建网络同步部署IPv6,新增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新型交换中心应支持IPv6,全面推进全州广播电视传输网和宽带数据网络IPv6提升改造,切实提升IPv6网络性能和服务能力。以应用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快智慧城市、智慧安防等公共物联网终端同步支持IPv6,推进智慧交通、智慧水务、自然资源信息化、生态环境信息化、林草信息化、教育信息网、应急指挥信息网、能源网及业务系统IPv6升级改造。加快推动州、县市融媒体中心同步支持IPv6,加快州内政府网站、新闻网站、高校网站IPv6升级改造,促进文化传媒领域业务创新升级。

(三)推进4G网络提升和深度覆盖。深入实施4G网络覆盖项目、4G补盲提速工程,提升4G高速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率和通信能力;推动4G网络向重点区域延伸,实现A级以上景区游客集中区、全州高速公路和自驾游精品旅游线路、大滇西旅游环线、生态保护区等区域4G网络全覆盖;推动4G网络向偏远地区延伸,持续提升4G网络服务质量和覆盖率,补齐楚雄州宽带网络和4G移动网络短板。

专栏14:网络基础设施提升优化重点工程

1.5G网络建设工程。建设5G室外宏站15000个,实现县城以上区域及重点乡镇、行业5G网络连续覆盖。推进5G应用与美丽县城、特色小镇深度融合;深化5G在医疗、教育、政务、交通、旅游、应急等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

2.宽带楚雄工程。加快建设城市光纤宽带网络,推进住宅小区、楼宇的光纤到户建设和改造。加大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补齐农村贫困地区信息网络覆盖短板,积极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支持电信企业实施移动惠民乡村振兴工程,加快宽带网络全覆盖建设速度。推进移动通信宽带化,促进全州4G网络城乡深度覆盖,不断扩容热点区域基站容量,提升重点区域4G高速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率和通信能力

3.IPV6规模化部署和应用。加快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全面部署,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开展试点示范,加强监测通报,持续提升IPv6流量,加大IPv6发展成果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的良好氛围,提升 IPv6 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

二、提升国际通信服务能力

(一)构筑国际通信网络体系。依托昆明市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和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的建设,构建昆明楚雄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国际通信网络体系,经昆明南下老挝、越南,提升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支撑楚雄州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物流、国际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

(二)提升跨境网络通信服务能力。加强过境国家骨干网络、省级骨干网络的维护和保护,支撑跨境光缆建设与国际信息通信枢纽网络容量扩容和优化升级,提升干线传输容量,辅助开展国际信息通信传输网络监控,扩容国际通信出口带宽,进一步完善优化网络结构,提升楚雄国际通信网络传输质量与效率,打造国际网络通道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夯实楚雄州服务云南及周边地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数据枢纽战略地位。

专栏15:国际信息通信大通道建设工程

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建设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支持,建设昆明楚雄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光纤或专用通道,提升楚雄国际通信网络传输质量与效率,为楚雄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物流、国际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加强过境国家骨干网、省级骨干网传输系统维护,提升干线传输容量,夯实楚雄州信息通信枢纽战略地位,打造国际网络通道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

三、发展应用物联网

(一)构建泛在物联感知网络。结合5G+IoT、北斗导航等物联网通信技术,加大5G标准下物联网建设力度,按需新建物联网基站,加快在高标准农田、工业园区、城市路网、社区街道、燃气管道、等级公路、湖泊水库、水电站、自然保护区等布设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传感设备。建立数据汇聚平台,加强城市物联网接入管理,推动实现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和数据共享利用,完善泛在互联、标识统一、动态控制、实时协同的智能感知体系。

(二)创新物联网应用场景。加大物联网产品在汽车、智能终端、智能装备等领域的应用力度;深化物联网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网监测、水电气使用管理、城市交通管理等重点领域的应用;以物联网技术与移动支付技术为基础,共享车位资源,建设智慧路边停车管理平台;引导运营商、互联网企业、重点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商积极探索基于物联感知技术的新型商业模式,拓展物联网行业应用覆盖范围,推动构建万物互联服务体系。

专栏16:物联网建设重点工程

物联网覆盖范围提升工程。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规划布局,结合市政设施、通信网络设施以及行业设施建设,推NB—IoT/eMTC/5G移动物联网部署感知设施。建立城市物联网接入管理与数据汇聚平台,推动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和数据共享利用。深化物联网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网监测、水电气使用管理、城市交通管理等重点领域的应用。鼓励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加大NB—IoT网络部署力度,进一步扩大基站建设规模,提升网络覆盖能力与服务质量,开展农业、林业、能源、物流等行业物联网部署,加快实现城乡区域全面覆盖。

四、建设数据资源中心

(一)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支持州内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升级改造和省级公司数据副中心建设;依托楚雄高新区,规划建设大数据与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引进国内先进数据产业公司实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算力中心和平台项目,推进云平台、云软件、数据清洗、数据挖掘与分析、新架构服务器、海量存储设备等产品和服务发展。

(二)加快推进政务数据中心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原则,加快楚雄云数据中心建设,构建全州完整统一、共享开放、高效安全的公共数据中心,有效解决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重复投资、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开放,为建设数字楚雄夯实发展基础,切实提升政府各部门行政管理能力、协同服务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建设。

(三)推进特色行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围绕楚雄州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设一批特色行业大数据中心,支撑全州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结合全州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公共安全等重点应用发展,联合国内领先云服务商、运营商,探索布局具备低时延、高可靠、云边协同分析的边缘计算中心。

(四)强化数据中心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同步搭建算力中心安全平台,保障算力环境网络层、主机层、数据层和应用层安全防护及运营,构筑基础设施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资源管理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

(五)促进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建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打通各政务信息系统,推动数据交换共享。探索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安全评估和风险管控机制,促进政务数据库和公共数据库依法合规向社会开放,深化公共数据资产化开发利用。

专栏17:数据资源中心建设重点工程

1.楚雄云数据中心建设工程。建立全州统一的以政务数据为主的大数据中心,实现网络、计算、存储资源动态分配,提供弹性计算、负载均衡、动态迁移、按需供给、安全可靠的云服务。梳理全州各级各部门可依托数字楚雄云平台部署的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形成系统上云目录,推动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逐步向数字楚雄云迁移。推动新建政务信息系统云上部署,为各部门统一提供政务信息系统所需基础环境、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支撑软件和运行维护等。

2.公共数据共享开放重点工程。依托楚雄云数据中心,推动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制定公共数据开放计划、开放目录和采集标准,优先推动医疗、卫生、环境、交通、旅游、文化、气象等领域数据清洗脱敏后向社会开放。健全数据流通体制机制,整合打通底层数据,构建全覆盖、高标准、高质量、一体化的全州数据资源体系,实现数据资源标准化加工和分级分类管理。

3.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工程。充分利用我省绿色水电资源,积极引进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云计算龙头企业,建设绿色数据中心项目,打造绿色环保、低成本、高效率的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为楚雄及周边地区,面向南亚东南亚提供大数据服务,争创绿色数据中心示范高地。

4.边缘计算中心建设工程。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绿色集约的原则,充分发挥绿色能源优势,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推动边缘数据中心按需布局,构建布局均衡、协同供给、梯次连续的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省级国防动员潜力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算力基础设施,构建完善的行业数据应用服务体系。

第五节  着力推动物流枢纽建设取得新提升

 

一、推进物流枢纽基础设施建设

(一)物流枢纽建设工程结合楚雄州一核两极三群四带五区的产业布局结构,统筹推进两核、四园、多点支撑的物流枢纽空间体系布局建设,促进楚雄州形成枢纽+通道+网络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发展格局。以整合优化区域内现有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物流设施为主,必要情况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适当迁移或新建枢纽设施,大力推进物流枢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枢纽功能配置。同时,加强全州物流枢纽与国家物流枢纽间业务对接,促进枢纽间要素流动、信息互联及标准协同,发挥物流枢纽引领带动作用和规模效应,建设长江经济带上链接成渝双城经济圈与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陆上物流枢纽,推动楚雄州物流枢纽专业化发展。

1.楚雄州商贸服务型省级重点物流枢纽建设工程主动融入国内综合运输通道,衔接国际运输通道,依托成昆铁路及其复线、广大铁路及其复线、京昆高速(G5)、杭瑞高速(G56)、楚广高速、G320国道、G108国道、G227国道等交通干线以及楚雄民用机场(规划),充分发挥区域产业优势,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冷链物流、航空物流等物流业务及相关增值业务。大力推进枢纽核心项目建设运营,加快楚雄国际物流基地、楚西及楚南商贸物流中心、楚雄州快递物流园建设,启动楚雄机场航空物流园、楚雄东南物流园建设,补齐物流设施短板,完善楚雄州商贸服务型省级重点物流枢纽功能配置,满足区域商贸集聚区、大型专业市场、大型批发市场等商贸项目的物流需求。同时,加快建设具有整合物流各环节信息、供应链上下游信息的综合性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供需精准对接,提高物流枢纽服务能力、运行效率和一体化组织水平。

专栏18:楚雄州商贸服务型省级重点物流枢纽建设工程

1.枢纽功能提升工程:大力推进楚雄州商贸服务型省级重点物流枢纽核心项目建设,打破行政边界,积极推进楚雄国际物流基地建设,推进楚雄城西商贸物流园、楚南国际商贸物流园、楚雄州快递物流园建成运营,积极谋划楚雄机场航空物流园、楚雄东南物流园的布局建设,完善枢纽功能配置,提高物流枢纽仓储、中转、运输、分拨、配送、冷链、信息等公共服务能力;支持物流园区拓展服务功能,提供供应链设计、设备租赁、法律咨询、信用评价等商务服务,引进工商、税务、报关、报检等政务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加强物流园区与外部交通网络的有效连接,鼓励物流园区之间、物流园区与产业园区、商品市场之间加强合作,实现联动发展。加快布局建设以商品仓储、干支联运、区域分拨及配送、流通加工、冷链物流、保税物流、跨境物流、金融结算、信息服务、供应链管理等多种功能的物流设施群为支撑的楚雄州商贸服务型省级重点物流枢纽。

2.商贸物流工程:加强楚雄商贸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满足区域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需求。加快构建物流分拨中心、专业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三级网络为主的城市配送体系;加强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畅通城乡商贸物流通道,促进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高效衔接,完善物流枢纽商贸物流服务网络。加快商贸供应链建设,促进楚雄州商贸物流全产业链集成发展,形成互联网引领物流发展、物流业和商贸服务业联动发展等融合发展新模式,增强枢纽发展核心动力。

3.铁路专用线建设工程:支持建立铁路专用线共建共用机制;积极推进腰站街云甸工业园的铁路专用线建设,打通连接云甸工业园区的最后一公里;促进物流园区与区域公路网、城市路网高效衔接,并加强装卸场站、集装箱堆场等多式联运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有效支撑公铁多式联运、国际联运、集装箱运输、货物集散及中转等业务开展。

2.禄丰生产服务型省级重点物流枢纽建设工程主动融入国内综合运输通道,衔接国际运输通道,依托成昆铁路及其复线、广大铁路、京昆高速(G5)、杭瑞高速(G56)、G320国道、G108国道、武易高速等交通干线,充分发挥区域产业优势,重点发展工业物流、多式联运、供应链管理等物流业务。大力推进枢纽核心项目建设,加快勤丰工业物流园、禄丰综合物流园建成运营,补齐物流枢纽设施短板,完善禄丰生产服务型省级重点物流枢纽功能配置,满足区域产业园、工业园区、工业生产企业等生产型企业的物流需求及区域生产生活物流需求。同时,加快完善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枢纽运行效率。加强与安宁草铺工业区的生产企业合作,与昆明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联动发展,建设成为服务滇中城市经济圈、辐射滇川的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

专栏19:禄丰生产服务型省级重点物流枢纽建设工程

1.枢纽功能提升工程:布局建设以仓储、中转、集运、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云平台等多种功能的物流设施群为支撑的禄丰生产服务型省级重点物流枢纽,加快推进勤丰工业物流园和禄丰综合物流园的物流项目建成运营,完善和提升枢纽功能配置。为区域钢铁、水泥、钛、铜、磷、石油、机械装备等货物及其上下游产品提供仓储管理、中转、多式联运、分拨配送、供应链管理等物流服务,促进物流业与工业联动发展,不断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推动楚雄州工业提质增效、动力转换。

2.工业供应链集成工程: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融合社会信用管理系统和政府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专门服务于生产服务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平台,组织矿产品采掘、原燃材料、冶炼、加工、物流、设计、建安、销售、保险、金融等服务企业上链,搭建楚雄州服务冶金、机械、钛等产业的供应链公共平台,构建生产要素和产品、服务供需信息、交易、物流、结算、融资、监管全面融合的绿色制造业供应链,破除制造业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终端消费者信息壁垒,助推楚雄生产型企业产供销无缝对接、高效管理,切实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二)物流园区建设工程

1.牟定综合服务型州级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工程依托区域综合交通优势,围绕牟定县循环经济产业、绿色食品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布局建设以再生资源物流、工业物流、区域分拨与配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以公共仓储中心、集疏运中心、配送中心、再生资源集散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等物流设施群为支撑的牟定综合服务型州级重点物流园区。

专栏20:牟定综合服务型州级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工程

1.物流场站建设工程:加快推进牟定再生资源物流园、牟定县综合物流中心等核心项目建成,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集疏运网络体系建设,强化物流园区区域分拨能力,提高物流组织运输效率;完善牟定县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加强物流园区与综合交通枢纽衔接,强化物流集散、中转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提高物流园区高效化组织运营。

2.再生资源物流工程:培育核心企业,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供应链平台,再生资源回收基地、分拣加工中心和末端回收网点,大力发展再生资源物流业务,建设线上线下再生资源交易市场,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效率,促进产品回收和再制造发展,形成立足楚雄州、服务滇中城市群的牟定再生资源物流园区。

2.南华商贸服务型州级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工程围绕南华县是云南省野生食用菌资源最丰富、交易集散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的优势,以南华县庞大的农产品产量及交易量为依托,在整合楚雄州食用菌、蔬菜等资源及南华野生菌物流中心、南华县滇中特色物流园区、南华综合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加快布局建设以商品交易展销、流通加工、冷链物流、电商物流、信息服务、区域分拨配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以商贸物流中心、野生菌物流中心、流通加工中心、冷藏冷冻仓库区、电子商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集疏运中心等物流设施群为支撑的南华商贸服务型州级重点物流园区,进而有效支撑楚雄州打造商贸物流千亿产业和建设物流枢纽的战略目标。

专栏21:南华商贸服务型州级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工程

1.冷链物流工程:支持鼓励南华野生菌物流中心、南华县滇中特色物流园区、南华综合物流中心等核心项目建设冷链基础设施,购置冷链运输车、冷藏保温箱等设备,运用冷链物流新技术,发展针对野生菌等高原特色农产品的低温仓储、产品预处理、流通加工、分拨配送的冷链集成服务。同时,整合南华县现有零散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实现冷链固定资产资源共享、设施共用的模式,以减少重复投资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有效提高冷链设施供给质量。

2.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工程:以政府为主导,整合各类相关社会资源,建立以野生菌为主的专业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将南华县的野生菌和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以及服务商有效整合起来。同时,建立和完善野生菌及农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密切跟踪,全面收集、及时发布野生菌和农产品国际贸易信息,为野生菌和农产品出口提供国外贸易壁垒新动向,促进野生菌和农产品销往欧洲等海外地区,从而有效带动南华县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3.永仁综合服务型州级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工程充分发挥永仁区位优势及交通优势,围绕永仁县商贸物流业、高原特色农业、冶金制造业、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发展为重点,在整合永攀商贸综合物流园、永仁县综合物流中心等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加快布局建设以农产品物流、大宗商品仓储及中转、多式联运、区域分拨及配送、电商物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以商贸物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工业物流中心、多式联运中心、集疏运中心等物流设施群为支撑的永仁综合服务型州级重点物流园区,有效支撑永仁县的产业发展及人民生活产生的物流需求,承接攀西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等地的货物中转。

 

 

专栏22:永仁综合服务型州级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工程

1.商贸物流工程:鼓励支持物流园区核心项目永攀商贸综合物流园、永仁县综合物流中心等建设货物中转联运中心、农特产品物流中心、商品展销中心、区域分拨配送中心、生产生活资料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发展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商贸服务业相关的物流服务,形成辐射成渝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面向滇中及滇西地区的专业化商贸物流集聚区。同时,积极整合商业、物流业相关信息资源,加快搭建商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营造有利于产业聚集与扩散的信息化环境,促进永仁县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

2.物流场站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永攀商贸综合物流园建设多式联运场站和吊装、滚装、平移等快速换装转运设施,规划布局建设铁路专用线,提升物流园区的多式联运转运能力,实现永仁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与交通干线的有效衔接;不断完善永攀商贸综合物流园等核心项目的集疏运网络体系,加强物流园区的区域分拨能力,提高物流组织和运输效率。通过实施物流场站建设工程,完善多式联运转运组织能力、中转换装、商贸物流集成服务、分拨配送等功能,促进永仁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高效化组织运营。

4.元谋特色农产品州级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工程围绕元谋县番茄、洋葱、菜豆等冬早蔬菜及青枣、葡萄等水果庞大的产量、交易量及元谋农产品品牌效应优势,充分利用元谋能禹特色果蔬物流园等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结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及物流业发展态势,布局建设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冷链物流、仓储、加工、运输、中转、电商物流、信息服务、金融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物流园区,满足区域内物流需求,并辐射带动武定、禄劝、永仁、大姚等地区的高原特色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全国高原特色农产品物流发展示范区。同时依托元谋区位优势及综合交通优势,发展大宗商品多式联运业务。

专栏23:元谋特色农产品州级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工程

1.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善元谋能禹特色果蔬物流园内冷链物流、仓储、流通加工、运输、中转等基本功能区建设,完善智慧物流平台建设,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减少农产品交易环节,提升物流服务水平,为农产品来源、运输和配送提供可查验的溯源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完善电商运营中心,继续发展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元谋特色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成为全国果蔬物流基地。

2.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节点布局,加强生鲜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冷链物流短板。引导和鼓励专业合作社、规模种养殖大户,在农产品的产地建设乡村(田间)冷库;在农产品主产区、集散地,合理布局和建设农产品公共冷链物流中心,配置与农产品流通相适应的冷链设施和物流经营能力;完善元谋特色农产品物流园区核心项目的冷链功能区建设,并配备检验检测等设备,实现农产品流通全程冷链,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3.多式联运建设工程:发挥元谋区位及金沙江航道优势,依托金沙江航道、元谋港、成昆铁路、G5京昆高速布局建设江边多式联运物流园,建设多式联运场站、大宗商品仓储中心、转运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发展以建材、矿产等大宗商品为主的公水、公铁水多式联运业务。

(四)物流中心建设工程围绕姚安、双柏、武定、大姚四县的高原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制造、冶金、化工、新材料、轻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主要产业的物流需求,同时考虑各县域人民生活的物流需求,依托通往各县的国省道以及县乡村公路等辅助干道,选择道路条件良好、方便各类物流运作的地理位置,建设集运输组织、仓储、电商快递服务、信息处理等物流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型物流中心,有效满足县域经济社会生活产生的物流需求,对上有效衔接州级物流园区及省级物流枢纽,对下辐射各乡镇物流节点,切实增强县级物流中心城乡物流网络的支撑作用。

专栏24:县级物流中心建设工程

1.城乡配送网络建设工程:以县级物流集散中心为主要依托,整合客、货运站、电商服务中心、邮政局(所)、快递网点、便民店、农家店村邮站等现有网点,加快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的形成,建立健全城乡配送网络。同时,加强与城乡客运、社会等的运力合作,开展县乡村统一配送、定时发车、定点分拨、定线往返、循环取货等服务,实现县城至乡镇、沿途至村间的双向货物运输配送,不断优化城乡配送服务功能,全面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促进农村物流成本、交易成本明显降低。

2.农村电商发展工程:以打造云南省电子商务示范州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推手,加快构建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村级电商服务点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建立农产品大数据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品牌培育工程,促进线下产业发展平台和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结合,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促进农产品销售,激活农村市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推进物流体系化建设

(一)加快物流通道建设,促进物流枢纽互联互通切实推进连滇中、进川渝、内互联、外互通的高速公路网、东达昆明、西抵大理及丽江、北至攀枝花、南接玉溪及普洱的铁路网和金沙江中下游黄金水道航道等的建设,加快形成楚雄州物流通道体系,衔接成渝经济区、首都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南亚东南亚经济圈等国内国际地区,为楚雄州物流枢纽融入云南省和国家物流枢纽网络提供坚实基础,有效支撑云南省打造设施+功能+区域联动的物流枢纽网络。

专栏25:物流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推进永仁至大姚、牟定至元谋、大理至攀枝花、双柏至元江、姚安至南华、楚雄东南绕城、楚雄至景东、元谋至大姚(新街)等高速公路建设;持续推进G108国道、G227国道、G320国道、G357国道提级改造及省道提升改造。

2.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现有铁路网的基础上,发展城际和市域(郊)铁路,加快城际快速铁路网建设、提升功能,重点推进既有广大铁路(老广大铁路)设备补强及电气化改造工程、昆明元谋城际铁路、玉溪楚雄城际铁路、昆明楚雄大理高速铁路、楚雄景东临沧清水河高速铁路建设;布局规划中老泰铁路联络线(永仁楚雄牟定元江)铁路。

3.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力推进楚雄民用机场项目建设,发展楚雄至云南省内航线,以及楚雄至成都、贵阳、南宁等西部大型城市的省际航线,适当考虑起降周边1000—2600km范围内的航线,如广州、上海、北京等;建设楚雄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永仁、双柏、牟定、南华、姚安、大姚、武定、禄丰、元谋等通用机场,重点打造元谋、永仁、武定通用机场。

4.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支持金沙江中下游黄金水道建设,配合省推进金沙江中下游黄金水道的渠化航道建设,加快金沙江中下游,积极推进元谋港、大姚湾碧、永仁永兴、武定新民和白马口码头建设,积极推进两家人水电站大坝至元谋四级、元谋至水富干流三级航道建设。

(二)加强物流运营网络建设,推动枢纽网络化围绕区域差异化、产城一体化发展要求,通过加强楚雄州物流枢纽标准化物流设施设备的使用、加快楚雄州供应链协同平台的建设,实现枢纽内部运营管理一体化、高效化、网络化,不同物流枢纽合理分工、紧密协作、优势互补、共生互动、组团发展,从而提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促进区域间优势互补,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形成物流枢纽网络化联动发展格局。

专栏26:物流枢纽运营网络建设工程

1.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化建设工程:鼓励楚雄国际物流基地、楚雄机场航空物流园、楚雄城西商贸物流园、楚南国际商贸物流园、楚雄州快递物流园、勤丰工业物流园、禄丰综合物流园等核心项目,积极采用物流设施国家标准,强化与国际多式联运规则对接,使用与国家标准托盘、周转箱和集装箱等集装单元器具;加大楚雄州物流项目的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提升物流枢纽标准化运作水平,助力物流节点网络化发展。

2.供应链体系建设工程:应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融合金融服务、社会信用管理、政府公共服务系统,搭建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需要,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楚雄州供应链协同平台。同时建设以智能化供应链高效协同平台为基础、核心企业和成员为主体、小微企业广泛参与,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供应链体系,推进供应链在楚雄州物流领域的创新与应用,提升产业集成、协同发展和资源要素配置水平,推动物流智慧化发展。

(三)加快物流网络建设,推动城乡物流高效化地方政府补贴扶持、开放共享为原则,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物流网络体系的建设,切实加快州级物流园区、县级物流集散中心、乡镇级物流服务站和村级物流服务点的建设进程,构建物流园区聚合资源、集散中心聚合服务、服务站加工中转、物流服务点代理的州县乡村四级物流网络体系。

同时加快在楚雄州38县推广南华物流信息平台+企业(商贸、快递、农产品)+社会运力+服务站点(电商企业)的城乡配送模式;引导快递企业和运输企业达成深度合作,重点解决农村配送成本高和上下行货量不均衡的难题;鼓励城乡配送物资承运企业发展定时、定点、定线的城乡配送货运班线模式、优化配送线路,实现统一配送、定点配送、定线往返等配送服务。切实推动城乡高效畅通、双向流动、共享融合流通网络的形成,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工业品和生活消费品下乡最后一公里,有效激活农村市场,增强高效化物流对发展枢纽经济的支撑作用。

(四)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物流智慧化发展顺应现代物流产业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推广使用物流新技术、加强物流大数据运用,以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深度融合为路径,加快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实现物流信息互联互通,推动楚雄州物流业智慧化发展。

专栏27: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工程

1.物流新技术推广工程:加强物流新技术在楚雄州的推广应用,大力扶持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智能交通系统等关键技术在物流领域创新应用,提升物流企业的现代化、集约化的运作水平。加快构建和完善平台式物流信息交换共享体系,为楚雄州供应链物流、国际商贸、跨境物流创造发展环境。同时,加强对楚雄州智慧物流发展的监测分析和前瞻性研究,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化设施设备与物流活动的深度融合,利用RFID技术完成企业物流环节中标签信息的流转,使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完成无人物流驾驶和配送体系,使用图像识别技术实现物流信息自动化录入,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2.物流数字化建设工程:完善楚雄州大数据系统,加强物流大数据、互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运输、仓储、搬卸、装运等物流环节的应用,通过数据挖掘,构建全局化、智能化的智慧物流数字平台,聚合多种物流业态,打通物流服务全链条,实现物流资源的实时共享。加快整合楚雄州物流数字平台线上业务,通过平台促进业务的线上化迁移,为实体业务做数字化改造,并通过数据积累转化为数据资产,提升整个物流产业链的运营效率。通过供应链云、供应链金融、智慧物流数字化平台组成数字化网络,打造楚雄州数字供应链物流生态,推动物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

3.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共享工程:加快楚雄州物流信息平台与商贸物流、邮政快递、供应链、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机构建立新型合作模式,衔接物流信息,共享运力和仓储资源,提供交易撮合、订单管理、货物配载等交易服务,拓展车辆调度、路径优化、信用评价、车辆服务与监管、运力调度、绩效统计等管理服务。加大信息平台推广应用,鼓励和引导生产、加工、仓储、商贸、快递企业和社会车辆等经营主体入住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双向物流配载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加快楚雄州物流信息平台与省级、国家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数据共享,实现楚雄州物流枢纽与云南省、国家物流枢纽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提升楚雄州物流运营网络信息化、网络化水平。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州长任组长,分管副州长为副组长,州级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楚雄州以五大枢纽为重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楚雄州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工作的发展措施、工作重点等问题,并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领导和人员,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全方位推进楚雄州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工作。五大重要战略枢纽主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配合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齐抓共管、支持配合的工作合力,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主管部门要定期分析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推进情况。

 

第二节  强化项目储备

 

围绕建设现代化基础设体系工作,规范有序建立项目库,努力增加项目储备。完善论证一批、储备一批、建成一批、补充一批滚动推进的项目库建设机制,按照续建、新开工、拟建、储备项目四种类型顺序建库,实行常年筛选。结合国家及省的产业导向,面向国内外市场,努力筹划一批高质量、高水平、上档次的枢纽资源偏向型重点项目。建立健全储备库项目质量评估制度和审议决策制度,不断提高项目的成熟度,对储备项目逐项进行综合绩效评价,保障项目实施进度和完成质量。

 

第三节  破解融资难题

 

一是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国家各类专项资金、国家发行的专项建设债券、省级补助或转贷各类资金,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使土地资源、特许经营权、政府性资产、规划等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三是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支持作用,改善间接融资结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性推出五大基础设施网络贷款专项资产支持证券,共同推动银行释放贷款规模。四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营运、投入项目建设,鼓励开展特许经营权、收费权和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等担保创新类贷款业务。五是增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投资预期,收费标准继续按照一路一测、桥隧分开、还本付息、投资回报的定价机制确定,加快供水价格改革和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重点区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

第四节  保障项目用地

 

积极向国家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强化重大工程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统筹协调和科学配置;积极参与省内占补平衡指标流转交易,坚持多规合一,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鼓励通过市场化的耕地占补平衡模式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强化建设用地指标管控,强化重大工程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统筹协调和科学调配,有序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工作,增加土地有效供应量。用足用活国家林地政策,确保各类建设项目的林地用地指标;在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和全力争取国家备用林地定额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管理,减少报批要件,确保按时限要求办结;加强对重点项目使用林地实行跟踪协调,及时办理项目控制性单体工程和配套工程林地使用和林木采伐手续。

 

  完善人才支撑

 

坚定实施人才强州战略,扎实推进彝乡英才培养工程,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建设现代化基础社会体系所需要的物流、交通、互联网、金融等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制定科学对口的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形成完备的人才结构体系。统筹考虑潜在人、中层人才、高层人才和顶尖人才,形成人才储备库,对高层次工程人才、高技能人才、高层次创业人才等类型人才引进予以政策关注。借鉴国外先进做法,积极与国内外行业协会、人才中介组织等机构建立联系,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高层次人才。

解读:解读《楚雄州“十四五”以五大枢纽为重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