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6045-/2025-0804001 公开范围:公开 发布机构:楚雄州统计局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4日 文  号:
标 题:
2025年上半年楚雄州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成文日期:

2025年上半年楚雄州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上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州各级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州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比较优势、特色优势、后发优势推动“三大经济”,加快推动政策效应释放,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内需潜力不断释放,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第三产业贡献突出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87.6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5.3%)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4.4%)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7.67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93.96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5.97亿元,同比增长7.3%。三次产业对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6.6%、27.8%、65.6%,分别拉动全州生产总值增长0.4、1.6、3.7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稳中向好,夏收粮油稳产丰收

深入贯彻落实“三农”工作决策部署,锚定“特色农业强州”目标,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州夏粮稳产丰收,特色经作产业提质增效,农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4.63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5.31亿元,增长5.4%。全州夏粮播种面积131.45万亩,增长0.7%,产量26.06万吨,增长1.9%;全州冬油菜籽播种面积43.69万亩,增长0.4%,冬油菜籽产量7.67万吨,增长1.3%;全州蔬菜产量185.63万吨,同比增长6.9%;鲜切花、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作物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9%、7.6%和20.0%。

(三)工业生产稳步提升,制造业增速扭负为正

坚持主攻工业、大抓产业,扎实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效。上半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0%;自2024年5月起持续负增长13个月的制造业增长0.1%,首次实现正增长;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0%。从三大板块看,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21.2%,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个百分点,其中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30.7%,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9%,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3个百分点;非烟非能工业增加值下降2.1%,下拉规上工业1个百分点。从行业面看,全州33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6个行业累计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为48.5%。从主要行业增长情况看,以绿色硅为代表的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0%,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传统行业增势向好。全州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2%、14.6%、27.0%和21.8%,合计拉动规上工业6.8个百分点。

(四)电力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绿电”占比稳步提升

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建设,新能源快速投产并网的红利持续释放。上半年,全州全社会发电量13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5%。其中:火力发电量3.58亿千瓦时,增长15.4%;水力发电量52.24亿千瓦时,增长10.7%;风力发电量26.62亿千瓦时,下降15.7%;太阳能发电量53.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6%。发电量中清洁电力比重为97.4%,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电力消费方面,全州全社会用电量56.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其中,工业用电量37.56亿千瓦时,下降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58亿千瓦时,增长6.8%;第二产业用电量39.13亿千瓦时,下降1.0%;第三产业用电量9.18亿千瓦时,增长4.4%。

(五)服务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服务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新动能成长壮大,新业态蓬勃发展,服务业对全州经济发展继续发挥稳定支撑作用。上半年,全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6%,拉动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其中,营利性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4%、6.7%、5.3%、7.7%和6.1%。企业生产经营增势良好。1-5月(错月指标),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重点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7%。规上服务业21个行业大类中有17个行业营业收入保持2位数以上的增长。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475.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39.9%。流通性服务业稳中向好。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7.9%、17.2%、33.0%。居民服务需求有效释放,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3.4%和31.2%。

(六)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5+6”重点产业稳步发展

深入实施产业强州战略,以突破工业、做优农业、做强服务业为取向,全力推进“5+6”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初步测算,上半年,楚雄州“5+6”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541.91亿元,占GDP比重为54.9%,比上年同期(可比价计算)增长5.9%。对全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5%,拉动GDP增长3.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5个千亿级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325.65亿元,占GDP比重为33.0%,占“5+6”重点产业比重为60.1%;6个百亿级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216.26亿元,占GDP比重为21.9%。楚雄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增长10.9%;食用菌产业实现增加值7.99亿元。

(七)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以旧换新商品销售持续向好

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成效持续显现,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市场活力有效激发。上半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08亿元,同比增长4.5%。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全州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5.04万元,同比增长4.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2.04亿元,同比增长3.5%。从消费类型看,全州实现商品零售293.04亿元,同比增长4.2%;餐饮收入54.05亿元,增长6.1%。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日用品类和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9%、11.9%、16.8%、10.8%、9.5%。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5.3%、4.8%。汽车消费回暖明显,新能源汽车销售6月份增长34.2%,上半年累计增长7.9%。线上消费平稳增长,全州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3.27亿元,同比增长2.7%。

(八)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重点行业支撑有力

坚定不移抓产业、抓项目,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加快步伐优结构提质量,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上半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4%。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6.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0%。从重点领域看,随着新型储能产业项目建设的加快推进,多个储能电站投产运行,储能项目集群已经覆盖全州8个县市,成为稳投资、促增长的重要支撑。全州工业投资、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8.9%、6.1%,民间投资下降7.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41.2%、67.3%和59.6%。从11个重点行业看,能源工业、旅游业、水利、房地产等多行业投资快速推进,成为拉动全州投资稳定增长的关键。其中,能源工业投资增长68.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9%,水利投资增长15.9%,旅游业投资增长23.8%。

(九)财政收支稳步增长,金融市场运行稳健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上半年,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0亿元,同比增长7.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3.32亿元,同比增长1.7%。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州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达135.3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8.1%。其中教育支出29.30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38亿元,卫生健康支出21.51亿元,农林水支出33.89亿元,住房保障支出4.78亿元。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6月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919.30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78.98亿元,同比增长10.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713.24亿元,同比增长9.3%。

(十)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上半年,全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86元,同比增长4.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51元,同比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35元,同比增长5.9%。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总的来看,随着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全州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向上向好态势,经济回升的有利条件正在逐步累积。但预期偏弱、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

(一)工业经济运行仍然承压

一是制造业贡献不足,作为工业经济“压舱石”,制造业企业户数占比75.7%,实现增加值占比近七成,但上半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25个制造业行业中只有12个保持增长,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7%;二是部分重点企业依然疲弱。1-6月,全州22户产值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累计产值合计下降0.5%。其中隆基、晶科依然受硅产业低迷等影响,累计产值分别下降37.3%、51.6%;三是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支撑不足,1-6月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停产28户,其中年初以来停产23户(8户企业年度退库带同期数),另有5户季节性停产。

(二)投资持续增长后劲不足

一是在库项目支撑不足。1-6月全州在库项目2277个(含房地产),同比减少150个,项目数同比下降6.6 %,计划总投资2880.83亿元,同比下降11.3 %。其中10亿元以上在库项目47个,同比减少7个,项目数同比下降13.0 %,计划总投资1376.12亿元,同比下降14.5 %。二是民间投资增长活力不足。上半年民间投资下降7.5%,降幅较一季度扩大1个百分点。三是第一产业投资持续下行。传统种养殖业投资萎缩,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关键环境投资未达预期,现代农业科技项目落地缓慢,导致农业投资连续5个月负增长,上半年下降26.5%,下拉全州投资增速5.5个百分点。

(三)批发业、住宿业低位运行

上半年,全州批发业增长6.3%、住宿业增长0.9%,在全省16州市分别排名11位、14位。从月度增长情况来看,1-4月、1-5月全州限额以上批发业分别增长3.5%、2.7%,在全省16州市排名均保持第12位,限额以上住宿业分别增长-1.8%、-5.7%,在全省16州市排名第13位、第14位,行业增长乏力的问题非常突出。

(四)重点县市支撑不足的问题

上半年楚雄市、禄丰市、大姚元谋等4个经济体量较大县市GDP增长均低于全州。楚雄市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社消、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增速基本排名全州末位,消费走弱下滑态势未得到有效遏制,加之规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1.7%,没有发挥出州府城市对全州经济稳增长应有的支撑作用。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三季度是全年抓落实、抓突破的关键期,要持续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力保经济持续向好,要坚定信心,锚定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突出“稳”、强化“进”、实现“好”,千方百计抓实抓好产业发展。

(一)着力抓好粮烟畜果蔬,力争一产“稳中有升”

一是抓好大春粮食、烤烟、经济作物、蔬菜、畜牧业生产,扎实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狠抓农业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力争实现量的有效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二是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规划建设,集中打造高端蔬菜、精品花卉、现代种业、特色水果、畜牧业、植物蛋白、中药材、食用菌、优质高原粳稻、现代烟草等“十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推动形成园区化、融合化、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发展新格局。

(二)着力抓牢工业促增量,力争二产“稳中有进”

一是加强对全州41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监测和服务,全力保障和支持企业满负荷生产;特别是22户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力争尽快实现全面增长。二是加快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度,梳理支撑项目清单,做好跟踪监测保障服务,确保项目及时开工,开工项目如期建成,正常运营达产后第一时间纳统,形成增量不断夯实发展支撑。

(三)着力补齐短板扩内需,力争三产“稳中向好”

一是加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做好“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彩云楚雄”系列消费券宣传发放,及时足额兑付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激发消费热情。抢抓中秋、国庆、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等重要节点,大力发展节庆经济拉动消费。以城市马拉松、“花超”等赛事的举办为契机,发展一批民宿、餐饮企业入库纳统,推动文旅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二是第三产业各职能部门要强化担当,进一步压实发展责任,加强市场主体培育,重点是规模以上服务业升规 纳统企业培育,尽快填补业态空白的行业;三是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各项政策措施,激发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性,力促房地产业稳定发展。

(四)狠抓投资项目入库,夯实增长后劲

一是要重点做好强化新能源工业升规 纳统稳增长的支撑工作。二是要精准分析,梳理项目、企业的潜在增量。加大后续项目储备力度,按照全年目标、缺口倒排投资工作量,加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优质项目的招引力度,为增强投资后劲提供强有力保障。三是加快5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入库准备。

(五)着力夯实县域基础,力争“县市提速”强支撑

一是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做好下沉县市蹲点帮扶工作,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全力以赴帮助指导县市进一步挖掘增长潜力,确保形成更有力的支撑;二是各县市要锚定发展目标认真找差距、补短板,增强发展信心,以园区和产业聚集区为重点,以抓招商为契机,切实践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决心,为三季度“功九成”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