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彝族盛行火葬,遗体火化后,或燔扬其灰,或装在陶罐中安埋。故今州境常发现大片的火葬坟,亦常有骨灰罐出土(彝族火葬墓中的骨灰罐系粗陶制品,不上釉,不深埋,地表虽有垒土,但无立石志永之俗)。州境彝族改行土葬,最早当数武定凤氏土官,汉文献有“凤英葬母,改行汉礼”的记载。凤英在1487~1511年任武定土知府。可见在明朝中叶彝族已开行土葬的先例。清代棺木土葬逐渐增多(今楚雄州境发现的棺木土葬墓的彝文碑年代较早者,多是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清康熙《楚雄府志》载:楚雄府境(含今楚雄市及双柏、牟定、南华3县以及禄丰县的广通、黑井等地)罗罗濮彝族的葬俗是“性畏鬼。亲死既葬,遇有疾,即谓父母为祟,开冢取骨而视之,以验吉凶。”说明当时虽已开始土葬,但还是认为土葬没有火葬洁净,会使亡灵囚禁于墓中危害家人,于是在家人遇有疾病之时,还有“开冢验骨”之举。经近百年,到嘉庆年间编修《楚雄县志》时,则记载说,楚雄县内的罗罗濮彝族“原皆火葬,今亦解葬之于地矣”,即彝族对土葬已有理解了,故而也不再记载“开冢验骨”的行为了。又经百余年,到清末的宣统《楚雄县志•种族》所载罗罗濮的葬俗已由原来的“葬用火”变为“今与汉从习,亦多葬用地”,即不但已“解葬之于地”,而且被用来土葬的用地也多起来了。今楚雄州境彝族,除操北部方言的彝族保留火葬习俗外,其余彝族仅对凶死者行火葬。
彝族丧葬仪式虽因地区或宗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然大致均大致可分为喂口含、接气、报丧、装殓、教路、出殡、下葬、制作祖灵等程序。
凡属成年的垂危病人,须移入正堂仰卧,并有专人看护。临终之际,由看护的亲属将已备好的细碎银片及米、茶(均泡于半碗水内)喂入其口中,称之为“喂口含”;再用一只小鸡,将鸡嘴伸到死者嘴边(或口内)、用手捏死,并对即将咽气之人哈气,谓之“接气”(一些地方也有先接气、后喂口含的);亡人咽气,家人便鸣枪报丧,四邻亲友闻声,便主动前来帮助料理后事。远方亲属,则要派人告知。死者无论男女,均须派专人抱一只鸡、背一壶酒到其后家(即舅父家),请其前来参与验尸、入殓等事宜。舅父家带着司吹及奔丧人员到来时,孝子必须跪拜迎接,并耐心应答、伺候。在报丧的同时,自家也要派人延请毕摩、司吹。报丧之后,家人、亲友为死者洗澡、理发、剪指(趾)甲,穿好寿衣,移尸堂屋上方(头向内、脚向外),待死者的子女和后家到齐后,孝子必须向死者后家叙述死者病因、病情、医疗及扶侍情况、有何遗言等等,经后家满意之后,方可验尸入棺(凡铁质、骨质器物严禁入棺,死者的毛发及指甲则一并入棺),若后家到来之前便已入棺,则此后家有重新开棺验尸之权,但重新开棺时若未发现异常,要求开棺者必须给死者一件衣服或一支银质或玉质手镯。远亲近邻、生前好友,均各家带1只鸡、1壶酒、1升米以及香纸碎银前来祭奠;死者的至亲则要备牛(或羊)、猪、鸡三牲,米酒钱粮、香纸,请上吹司、乐手同来行祭。凡来奔丧者,由丧家发给孝布戴孝。
盖棺之后,移棺木入青棚或堂屋正中,由毕摩诵经祭祀。所念经文有《叙祖白》《献药经》《供牲经》《指路经》《招魂经》等,毕摩祭祀从头天下午开始,到第二天中午结束,祭辞多为表达生者对死者的哀思、安慰死者灵魂、为死者“献药治病”以解除其“痛苦”,祈求保佑后代等,并通过“指路”,将死者的灵魂按祖先在历史上的迁徙路线,一站一站地送往祖先发祥地与祖先灵魂团聚。
自开祭到出殡,昼夜诵经不止,唢呐不停。始祭由主人吹司与毕摩在前迎候,孝子夫妇不时到大门跪迎前来祭奠的亲族,并陪祭者在棺前叩首哀悼。后亲和族亲到齐后,行供牲礼,把牲养带到灵前宰杀,遂即切下耳尖、连同牲血供于灵前。至五更时分献早饭,先丧主、次后亲、从大到小列序行祭。每祭,拿熟鸡1只、茶、酒、糖果、米饭、牲心肝、肠肚、膘肉等食物供奉祭坛,叩首洒酒祭奠。祭毕,经死者后家问责尸亲,毕摩再为死者念诵经文,并引领后家和众尸亲举行灵棚“拆除”仪式,再将一只盛有“野鬼”饭食的碗敲碎,即可出殡。出殡途中,凡遇沟河,孝子必须俯卧路中,让棺木从身上经过,名曰“过桥”。
棺木抬到坟山,若属吉日,即可下葬;若非吉日,则停灵柩于坟山,待到吉日再葬。彝族忌深埋,棺木表面仅距地表三五寸,下葬后垒土成坟,不立即立碑志永。下葬当日,毕摩要为丧家制作死者的祖灵,并为丧家举行洁净仪式。葬后3日之内,每天下午到夜晚,均要到坟前烧1堆火;其后数日内,则分别按序先在近坟山处、然后中途、次在近村、最后在屋后的点燃1小火把,以示将死者引回家中。
州内彝族对负凶死者(自杀、溺水、难产、落崖或因刀枪及其它事故流血而亡者),普遍实行火葬。火葬时也用棺木,其葬仪在出殡前与土葬同。唯出殡后需将已装殓有死者的棺木抬到固定的火化场地,将棺木(连同棺内的死尸)置于柴堆上焚烧,直至变为炭灰为止。到第二天早晨日出前,将焚烧后的死者骨质按部位和顺序全部捡入准备好的土罐,然后在锣、铓声中将土罐放入小竹背箩里,加盖毯子,让死者长子背到已看好的坟地下葬,并垒土成坟。
彝族死者,棺木由其子孙负责;棺内的棉絮、寿衣则由女儿办理。原来曾有牛羊陪嫁的女儿,此时均须牵回一头牛或一只壮羊来作祭品宰杀。彝族有为死者戴孝的习俗,死者的兄弟子侄辈都要为死者戴孝;若死者的父母尚健在,死者的头上也要戴孝。孝布为白布或白麻布,至亲者的孝布长约1.5米,其余长1米左右,孝布要一直要戴到发丧后的第一个火把节时,再聚到坟前祭奠、并焚烧孝布。部分地区的孝子则穿麻布孝衣,左开襟,侄辈、孙辈的麻布孝服为右开襟。麻布孝服要穿7天才能换洗,孝衣也要穿到第一个火把节时,才能聚来坟前祭奠后焚烧。
州内操北部方言的凉山彝族行火葬,不用棺木而直接以尸架,将缚好的尸体抬至固定的火葬地点,置于烧尸的柴堆上(其柴堆烧男尸垒7层、女尸垒9层),然后由其后家点火焚烧。待骨灰冷却,众人再以树枝扑打,“燔扬其灰”殆尽,无埋葬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