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县市动态 >> 正文

牟定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

发布日期:2021-08-21 10:19:14 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侯绍勇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地迎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昆明召开,牟定县强化森林资源管护,抓实林草资源防灾减灾,提升自然保护地和湿地管理能力,加强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管理,多形式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全县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得到恢复性增长,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保护成效明显。

森林草原资源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依托天保、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加大生态修复治理,加快森林培育步伐,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效益。截至2020年,全县林地保有量达到156.27万亩,森林面积142.88万亩,森林蓄积量430.2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5.60%;草原(草地)保有量达112.42万亩,草原(草地)受保护率达100%,全县林地面积、林木蓄积、森林覆盖率均实现正增长。

生态保护从数量增长到美丽转变。全县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和国土绿化美化,五年来,共培育苗木2631.72万株,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4万亩,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抚育1.5万亩、低效林改造2.8万亩。大力实施路域绿化美化,共完成公路绿化127.6公里,县道宜林路段绿化率达95.1%,乡道宜林路段绿化率达75.3%。累计完成四旁植树及义务植树1490.14万株。投资6.3亿元的国家储备建设项目加速推动了县城建成区绿化,已完成总投资3500万元,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成功,森林县城、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建设加速推进,宜居、美丽得到广大群众认可。

生态保护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健全森林防火责任制度,加大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压实各项防控措施,积极开展科学扑救和处置,全县近年来没有发生特大森林火灾事故,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扑救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和防控力度,加强候鸟迁徙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妥善做好禁食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退出及处置工作,处置在养禁食陆生野生动物驯养户5户,兑付补偿金6.95万元,兑付率为100%。加强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防控、治理,强化小蠹虫、红火蚁、天牛、松毛虫以及经济林果病虫害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严防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播,有效保护了全县生物生态安全。

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成效显著。将全县森林资源丰富地区、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域纳入重点保护范围,截至2020年底,建立州级以上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8.87万亩,约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2.44%,高于全省14.32%的平均水平。全县分布的种子植物约87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和兽类36种、鸟类98种、爬行类7种、两栖类5种,以及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都得到有效保护。

生态保护社区共管共建共享机制快速形成。在生物多样性富集的3个自然保护区,牟定县积极帮助周边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投入资金8.19万元向保护区周边5个村委会发放节柴灶272户272台,化佛山保护区周边大平地村34户因受山体滑坡灾害威胁,政府帮助34户农户搬迁到了统一规划修建且条件更好的安置点,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扶持保护区周边群众发展林产业促进增收致富,投资450万元在化佛山保护区周边河节冲村委会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3000亩,种植樱桃,帮助当地群众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在白马山保护区周边小屯村委会,支持发展冬桃种植2000余亩,帮助当地群众培植产业,实现就近就地务工,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扶持三峰山保护区周边群众发展核桃10000多亩、种植华山松5000亩,为保护区周边群众栽植了“摇钱树”“养老树”。“生态兴则文明兴”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参与森林资源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更加浓烈。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