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霜荏苒,新岁焕新。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楚雄州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这一年,全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安排和州委具体要求,胸怀“国之大者”主动作为,服务“政之要事”克难奋进,交出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楚雄答卷”。
一路奋楫争先,一路成绩斐然。
从短视频《新官岂能不理旧账》等作品入选中组部优秀党教片,到在全省 “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大赛斩获“文艺类一等奖”……我们用佳绩“铸”就理论传播的闪亮品牌。
从举办中国禄丰龙 IP《神秘恐龙谷》推介会、2024年中国・楚雄彝族火把节,到成功举办两届楚雄时装周系列活动……我们用文化魅力“燃”爆主流舆论的热度榜单。
从建成全省第一家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实践基地,到楚雄彝绣产业作为促农就业增收典型在全国人社系统宣传推广……我们以突破创新“迈”上宣传思想文化和特色产业发展新台阶。
聚焦首要政治任务
凝心铸魂工作展现新成效
梦想的阶梯,需要步步攀登;伟大的航程,离不开灯塔指引。
一年来,全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两个结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楚雄落地生根,更加深入人心。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以提升质效为重点,制订《关于进一步提高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的实施方案》,全年开展10次州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推动理“响”楚雄“声”入人心——
坚持“理论+媒体”接续打造具有楚雄辨识度的理论传播品牌,擦亮“理响楚雄·党的创新理论进万家”宣讲品牌。构建州县乡村“一十百千”宣讲体系,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宣讲1500余场(次),受众达25.4万余人(次)。短视频《新官岂能不理旧账》等作品入选2024年度中组部优秀党教片。参加全省“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大赛获“文艺类一等奖”。
推进理论研究阐释走深走实——
启动“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场宣讲”,申报省2024年“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项等课题40余个。建成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4家,创建数居全省第二。《梅葛》《查姆》2部文学典籍列入5个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立项,立项数量居全省第一。建好用活“理响楚雄”智库、州社科人才库,组织立项楚雄州社科规划智库项目43项。
聚焦防范化解风险
意识形态安全实现新提升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一年来,全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推进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工作,为推进楚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工作责任更加牢固——
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州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州委常委会会议9次专题研究宣传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工作,州委主要领导带头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带队到省委宣传部汇报对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风险防范更加严实——
常态化落实网络舆情处置等机制,对12个领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健全风险隐患工作台账。分类分层推动10县(市)、21家州级单位隐患化解。深入县(市)及州级单位督导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持续推进“扫黄打非”、出版物网络市场集中专项整治。省新媒体协会首个“网络正能量创作基地”落户姚安。
制度机制更加健全——
制定“扫黄打非”工作正负面清单等机制,发挥150人巡察人才库作用,配合州委开展3轮对29家单位的专项检查。强化广播系统网络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党政机关举办论坛活动规范清理,意识形态阵地安全稳固。
聚焦提升社会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一年来,全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大力厚植文明沃土,涵养时代新风,着力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协调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与绣坊、党群服务等结合的“五个结合”楚雄模式,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楚雄州委文明办挂牌成立。《楚雄彝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完成地方立法工作。
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持续深化——
1人入选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1人推荐为“云岭楷模”,1人推荐为2024年“中国好人”候选人,3人被表彰为第九届云南省道德模范。楚雄市紫溪镇紫溪社区紫溪彝村、双柏县大庄镇苏氏廉政文化教育阵地被命名为全省第一批“云岭好家风”示范点。
精神文明创建深入广泛——
常态长效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提升补齐楚雄市全国文明城市、大姚县和双柏县两个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基础设施短板。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强基行动,建成省级廉洁文化阵地12个。
聚焦主流思想舆论
舆论引导呈现新气象
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一年来,全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讲好楚雄故事、传播楚雄声音,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高,主旋律更高昂、好声音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大。
主流舆论声势持续壮大——
纵深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建成全省第一家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实践基地。持续推出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系列主题宣传报道,结合“三大经济”、重点产业,加强与央媒、省媒沟通联络,在中央、省级媒体刊播稿件22310条(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系列宣传有声有色,省级层级召开发布会5场(次)。
“遇见楚雄”外宣品牌培优做强——
紧扣“彝绣”“中国龙”“绿孔雀”“元谋人”等元素及民族传统节日,举办中国禄丰龙IP《神秘恐龙谷》推介会等活动,持续擦亮四张世界级名片,打造“中国火城·浪漫花都”城市IP。《童声唱》在央视音乐频道播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先后多次聚焦永仁“幸福里”品牌、基层救援力量整合及光伏、彝绣等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改革等工作。央媒、省媒及国际传播上稿数位居全省前列,《云南发布》采用量稳居全省第二。
国际传播交流鼓舞人心——
持续做好“理论+传播”“非遗+传播”文章。“嗨·中国”云南行楚雄州活动取得成效。成功举办2024年中国·楚雄彝族火把节,境内外相关报道超3万篇(条),全网曝光量11.29亿。与新华社打造发布“新华·楚雄时装周指数”,巴黎时装周·中国楚雄非遗服饰时装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非遗彝绣秀北京”等活动被美国美联社、法国法新社等160多个国家主流媒体广泛关注,两届楚雄时装周系列活动全网点击量达34.7亿次,打造了“破圈”“出新”文化国际传播新样板。
聚焦文化富民惠民
文化强州建设迈出新步伐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年来,全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文铸魂、以文塑形、以文惠民、以文兴业,文化强州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持续有力——
元谋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建加快推进,元谋人遗址保护中心(元谋人研究院)机构逐步健全,元谋人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元谋人遗址保护利用10个子项目,竣工3个、谋划在建7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姚妙峰德云寺等重点文物保护修缮有序推进。《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服饰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印发实施,新增30名省级、新认定77名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第二批州级非遗工坊30家。3个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省级优秀案例。火把节、彝族酒歌等5个非遗动漫宣传片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审核验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取得成效。
特色文化产业风劲扬帆——
持续推动楚雄彝绣产业园区二期项目建设。2024年彝绣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1亿元。楚雄彝绣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促就业典型经验在全国人社系统进行宣传推广。楚雄彝绣亮相2024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并作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于9月26日在巴黎举办巴黎时装周·中国楚雄非遗服饰时装展,继纽约时装周、米兰时装周后再次代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登上国际舞台。10月13日在北京钟鼓楼成功举办“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非遗彝绣秀北京”活动,先后成功举办两届楚雄时装周,彝绣成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楚雄故事的新名片。
文化文艺发展步履铿锵——
持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优化文艺作品创作生产,《醉审》《花开的声音》等入选优秀剧目。先后组织参加省级汇演比赛并荣获“优秀组织奖”“优秀示范奖”,在2024年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影视作品《幸福核桃》在全国院线上映,《暖暖的幸福》获亚洲微电影节优秀奖,纪录片《绿孔雀》荣获国家级奖项。承办“中国农民诗会·楚雄现场”活动。《楚雄好玩呢》《高原粮芯》《翠羽》等优秀文艺作品出版,诗集《寻云者不遇》获“诗集奖”及第七届徐志摩诗歌奖。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
深入实施公共文化重点项目158个。全面推进全国广电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整州试点建设,经验获国家、省广电局推广。省对州乡村振兴实绩考评(乡村文化建设)、云南公共文化云县级平台运营绩效2项考核,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武定县猫街镇猫街村委会糯左宽村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国“冬季村晚”暨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双柏县图书馆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19件作品入围第六届全省群众文化“彩云奖”决赛。18场优质文化活动入选国家、省公共文化云网络直录播。群众文化广场舞、图书馆2项工作在2024年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文旅融合提质增效——
深入实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禄丰世界恐龙谷等4家景区被公示为绿美景区标杆典型,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武定县己衣大裂谷获评全国探险旅游精品景区。姚安光禄古镇农旅融合发展等12个项目入选省级重大项目清单……侏罗纪文旅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推出5大类型13条精品旅游线路、111个精品旅游点位,成功入选新一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2024年1至10月,全州累计接待国内游客5462.76万人(次),同比增长2.1%;实现旅游总花费559.09亿元,同比增长10.14%;全州文化旅游行业投资完成58.3亿元,完成绝对数居全省第一位。
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的步伐永不停歇。
新的征程,全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楚雄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奋力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